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辩证论治/内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呕吐 -
【概述】
 
    呕吐,又称呕、呕逆、呕涌,系指胃失和降,气逆于上所引起的饮食物和痰涎从胃上涌,自口而出的病证。病证名始见于《内经》。针灸治疗呕吐,在《素问》和《灵枢》中都有有记载。晋代《脉经》用针灸治疗实证呕吐;《针灸甲乙经》中太白等59个穴位的主治涉及本证;《肘后备急方》则用灸奇穴的方法治疗“吐逆”。及北宋,《太平圣惠方》用点烙之法治疗呕吐。南宋时期《扁鹊心书》、《针灸资生经》倡用灸中脘、热熨、隔药灸等方法。金元时期,刘完素以针大陵,灸太溪、昆仑的方法治疗“吐”和“秽呕”;窦汉卿则重视八脉八穴对本证的作用。明清时期的《神应经》、《医学入门》、《医学纲目》、《针灸大成》、《类经图翼》、《神灸经纶》、《针灸集成》等汇总了诸家的经验和成方。
    这里仅讨论急性呕吐的针灸辨治,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囊炎、急性食物中毒、急性胃炎、幽门痉挛或梗阻等所出现的呕吐,可归属于本证。

【病因病机】
 
    急症呕吐多属实证。其病因或为外邪诸如风寒湿邪及秽浊之气等侵袭,或因伙食不洁、误食有毒之物,致脾胃损伤,胃失和降,气逆于上,发生呕吐。本节主要讨论邪毒犯胃。
    另有因情志失调、中阳不足等所引起的呕吐,发病不甚急重,略而不论。

【辩证分型】
 
    邪毒犯胃,突然暴吐不止,伴高热恶寒,头身疼痛,胸脘满闷,脉数,舌苔白腻。

【治疗】
 
    1. 治则:驱邪降逆,和胃止呕。
    2. 处方:中脘、胃俞、内关、曲泽。
    3.方义:胃俞、中脘,分别为胃腑之背输与腹募,合用可祛胃中邪毒而降胃气、止呕逆;内关为手厥阴经之络穴,手厥阴经脉下膈而历络三焦,故可宣通上、中、下焦之气机,平冲逆之气。曲泽为手厥阴心包经之合穴,“合主逆气而泄”,以泻血法治之,有清邪热止呕吐的作用。
    4. 治法:曲泽以三棱针刺血;胃俞先泻后补,以补法为主;余穴用泻法。
    5.古方辑录
    《千金翼方·卷二十七》:“卒吐逆:灸乳下一寸,七壮”。
    《针灸资生经·第三》:“胃俞、主呕吐,筋挛,食不下”。
    《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呕哕无度:大陵”。
    《神应经·痰喘咳嗽门》:“呕吐:曲泽、通里、劳官、阳陵、太溪、照海、太冲、大都、隐白、通谷、胃俞、肺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吐泻案
    一人吐泻三日,垂死,为灸天枢、气海二穴立止。
(《名医类案》)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