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辩证论治/外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肠痈 -
【概述】
 
    肠痈是指瘫毒热结於肠府,以急性腹痛为不要表现的病证。《内经》中称为大肠痈,汉《金医要略》制订了肠痈辨证论治的基本法则。《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三》已提到灸治肠痈之法:“屈两肘,正灸肘头头骨各百壮,则下脓血即差”。此法为后世医家所推崇.从历代医藉看,有关针灸治疗肠痈的记载不多,但其中的经验有值得借鉴之处.
    现代西医学中的急性阑尾炎可归属于本病证范畴。

【病因病机】
 
    肠痈之发生,系因外邪侵袭,壅热肠腑;饮食不节,损及脾胃;饱食后暴急奔走或忧思恼怒,气机受阻等,导致肠腑传导失职,气血瘀滞,败血浊气壅遏,湿热积滞肠间,发而为肠痈。如热毒过盛,则败肉腐败,化而为脓。

【辩证分型】
 
    肠痈,症见身热,腹痛拒按。如属气血瘀滞,则身热不高,腹痛隐隐,持续不休或阵发性加重,且多位于右下腹,或可触及包块,脉弦或弦细,舌质正常现瘀斑,苔薄白或白腻;如属湿热壅积,则身热口渴,腹痛明显,恶心呕吐,大便秘结或泄泻,小便短赤,脉弦数或滑数,舌红,苔薄黄或黄腻;如为热毒炽盛,则高热口干渴,腹硬满剧痛,面红目赤,口焦唇裂,大便干结或热结旁流,小便短赤,脉弦滑数或洪大,舌干红或降,苔黄燥或起芒刺。

【治疗】
 
    1. 治则:化瘀清热通腑。
    2. 处方:阑尾穴、阿是穴、大肠俞;瘀滞加气海,湿热加太白,热毒加天枢、曲池,去阿是穴。
    阑尾穴位置:足三里穴下约二寸处。
    3. 方义:阑尾穴为近人总结之治肠痈的有效穴,具显著的泄热镇痛作用;大肠俞为大肠之背转腧,取之可逐积滞而通肠腑;阿是穴乃腹部触压之最痛点,用以疏利局部经气。如瘀滞为主,配气海加强行气之力,气促血行,则瘀可化,滞可通;如湿热为重,加脾之原太白,清利湿热;如属热毒炽盛,病势最为危急,宜急取大肠经之合曲池,清阳明气分之热毒,选大肠募穴天枢,利肠腑气机,推陈出新。
    4. 治法:先取阑尾穴,宜在穴区内按压,找出压痛最明显点进针,深刺。施以泻法,适当加强刺激强度。余穴亦用泻法,留针时间可长,直至症状改善,其间应反复作间断运针。热毒型须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日针2~3次。
    5. 古方辑录
    《普济方·针灸门》:“治肠痈及诸痈肿,灸两手后肘尖上,各一七壮,左右同;又灸两足大指歧间,各三壮”。
    《神应经·肠痔大便门》:“肠痈痛:太白、陷谷、大肠俞”。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肠痈案
    义乌陈氏子腹有块,扪之如罂。汉卿曰:“此肠痈也”。用大针灼而刺之,入三寸许,脓随针迸出有声,愈。
    (《明史·周汉卿传》)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