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内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流行性出血热 -
【概述】
 
    流行性出血热是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死亡率较高。由于本病病原体侵入,可广泛损害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引起发热和毒血症,故其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低血压、出血现象、肾脏损害、电解质紊乱等。我国于二十世纪30年代开始流行于黑龙江地区,目前已遍及全国。病程一般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及恢复期等五期。
    针灸治疗本病的报道,首见于1984年[1],采用耳针与体穴穴位注射之法,对少尿期患者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本病取得重要进展则是在1985年之后,安徽省的学者运用艾灸法及火针代灸等法,在西医对症支持疗法的配合下,获得了较大的成功。该法可以有效地防止本病五期传变,缩短疗程,有效地提高本病的愈显率。最近,有人还用体针。穴位注射、耳穴压丸等法,治疗出血热恢复期的一些症状或并发症,效果亦十分明显。
    关于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机理研究,如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通过艾灸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大鼠,进行机理研究,认为艾灸对流行性出血热具有促进增强红细胞免疫活性和产生抗体,清除感染的作用[2];还证实艾灸可明显降低其肺、肾组织中的5-HT及5-HIAA的含量,使之趋近于正常,说明艾灸能缓解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病理反应,在一定程度上纠正了体液因素分泌和代射的紊乱,促进机体内环境的改善和稳定[3]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耳针加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分二组:(1)肾、膀胱、肺、神门、肾上腺、皮质下、阿是穴(均为耳穴);(2)腰椎2夹脊、次髎、足三里、三阴交、阴陵泉。
    配穴:分二组:(1)头痛加太阳;消化不良加脾、胃;(2)关元、中极。
    阿是穴:耳廓压痛点。
    2.治法
    以主穴为主,据症酌加配穴。主穴与配穴的第一组,均为耳穴,其治法如下:每次取3~4穴,以28号0.5寸毫针于耳廓作严密消毒后刺入,取一侧穴,得气后留针30分钟。取针后,在另一侧耳穴埋针。第二组为体穴,采用穴位注射法。药液分别为维生素B1注射液(含量100mg/2ml)、维生素B12注射液(含量100mg/1ml)、维生素B6(含量50mg/2ml)。每次取4~6穴,上述三种药物交替使用,每穴0.5ml~1ml。以5号齿科针头刺入穴位,待有明显针感后,注入药物。三种药物宜交替应用。
    耳针每日1次,穴位轮流使用;穴位注射酌情加用。
    3.疗效
    本法用于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共观察32例,利尿效果均较满意,有些病例针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即可有尿,尿量在100ml~400ml左右[1]
    (二) 艾灸
    1.取穴
    主穴:分二组。(1)阿是穴;(2)肾俞、命门。
    配穴:出血热早期加大椎;腰痛少尿明显加阴交;脘腹闷胀、恶心呕吐加上脘、中脘、下脘;神志昏蒙加百会;低血压加巨阙或至阳;口渴口苦加内关、复溜、阳陵泉;衄血、龈血及内脏出血加膈俞、血愁,上部出血加尺泽、鱼际;下部出血加血海、三阴交;小便短少及尿血加列缺、照海。
    阿是穴位置:位于背部,系压痛最明显处。
    血愁穴位置:第二腰椎棘突上。
    2.治法
    第一组穴用于出血热各期,第二组穴用于少尿期。主穴每次必取,第一组穴一般选一穴点,不超过两穴点。配穴据不同症状及病变阶段而加用。主穴治法,采取熏灸法。用特制熏灸器,内置艾卷段在穴位上熏灸,每次熏灸1.5小时~2小时左右。配穴,采取火针代灸法:所谓火针代灸,与传统火针治法不一样。仅刺及表皮、真皮,灸疮既小又浅。要求为:(1)点刺深浅分为三度,Ⅰ度约深1mm~1.5mm,Ⅱ度深2mm~3mm,Ⅲ度5mm左右。(2)点刺轻重,要求用力适度,轻巧稳准。手法分快、中、慢三种。快刺为用力轻,一触即去,慢刺为停留时间稍长,用力稍重;中刺则介于快、慢刺手法之间。(3)壮数计算。点刺一下为1壮,二下为2壮,以此类推。配穴各穴壮数如下:大椎5壮,阴交4壮,上、中、下脘均为5壮,百会5壮,内关、复溜、阳陵泉3壮。巨阙、至阳则采用熏灸之法。另外,如局部有红肿青紫、硬皮肿痛,亦可以火针代灸。
    熏灸与火针代灸可同用亦可交替使用,熏灸每次以一穴为准,火针则不超过5壮一穴。每日灸治1~2次,不计疗程,以愈为度,疗效不佳者可配合针刺及三棱针刺血。
    第二组穴灸法:嘱病人俯俯卧,点燃艾条,将燃着端对准穴区施灸,二穴交替,至穴区皮肤灸红为度,每隔半步时复灸1次,直到尿量增多。
    3.疗效
    共治139例。用第一组穴治疗79例,痊愈56例,显效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5%[4]。另通过对106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灸治观察也证实,灸法对退热、抗休克和防治肾功能损害的疗效,均优于西医常规疗法[5]。用第二组穴治疗60例,58例获效,2例死亡,平均获效时间为2.08天[10]
    (三) 电针
    1.取穴
    主穴:肾俞、膀胱俞、中极、关元、三阴交、太溪。
    配穴:烦躁不安加劳宫、涌泉;恶心呕吐加内关、太冲。
    2.治法
    以主穴为主,据症加配穴。前后穴位可交替使用。先针刺各穴后在肾俞及三阴交穴施以电针刺激,连续波或疏密波,频率20次/分~32次/分,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留针30分钟,每日1次,不计疗程。治疗中应用利尿药物。
    3.疗效
    本法主要用于出血热无尿患者,共观察13例,经1~15次治疗其24小时尿量均高于2400ml,而过度到多尿阶段。其中5例仅治疗1~6次即解除无尿症状[6]
    (四) 体针
    1.取穴
    主穴:神庭、风池。
    配穴:眼眶痛加阳白;偏头痛加太阳。
    2.治法
    主穴均取,据症酌加配穴。以28号1.5寸针针刺。神庭穴向上平刺0.5寸~0.8寸;风池取双侧,针尖向对侧眼球方向斜刺1寸,太阳穴(双侧)斜刺1寸,阳白向下平刺0.5寸。风池穴应引发出向前额或鬓角的针感,余穴均须有酸、胀、重的得气感。然后用平补平泻手法运针1分钟~2分钟。留针3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3.疗效
    本法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头痛头晕症。共观察40例,经2次治疗,痊愈36例,有效4例,有效率100%[7]
    (五) 耳穴压丸
    1.取穴
    主穴:肾、膀胱、肾上腺、皮质下、内分泌、交感。
    配穴:心、肺、脾、大肠、三焦、脑点等。
    2.治法
    选准耳穴后先用75%酒精消毒皮肤,再用0.7cm×0.7cm胶布将一粒王不留行籽固定于耳穴上,每隔2小时顺次按压耳穴共10分钟左右,双耳交替,隔日贴换1次,3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疗24例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者,贴压24小时,尿量达500ml以上者为13例(占54.2%),贴压48小时,日尿量达500ml以上者为22例(占91.7%)。经14日~21日住治疗均痊愈出院[8]
    (六) 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内关。
    2.治法
    药液:胃复安注射液8ml~10ml。双侧均取,用5~6号针头抽取胃复安,穴位常规消毒,直刺进针,患者有酸、麻、胀感后推注药物,推注完毕拔针,按压针眼,防止出血,每日2次。
    3.疗效
    本法用于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呕吐患者,共167例,经治疗24小时内恶心、呕吐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者152例,全部病例在36小时内症状完全消失[9]
    (七) 其他措施
    1.预防本病的发生是首要任务,包括灭鼠、防鼠,做好草类处理,注意环境清洁和个人防护。
    2.针灸只是本病综合治疗措施之一,故应结合中、西医常规治疗。早期即应要求病人卧床休息,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的半流质饮食,补充足量液体以利于毒素排出。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陈××,男,30岁。住院号:2604。
    主诉:高热4天。
    病史:患者发热4天,呼吸急迫,胸腹饱满思吐,肢体沉重酸痛,头痛难忍,故收住入院。
    检查:颜面及两耳红紫浮肿,球结膜水肿充血,视力模糊,上颚充血有出血点,舌苔白腻秽浊,六脉沉数细弱,体温40.5℃。情况危重。
    诊断:出血热(发热期)。
    治则:疏通腠理、清泻热毒。
    取穴:少商、少泽、上脘、中脘 、下脘 。
    治法:先采用刮背法以疏通腠理,再用三棱针点刺左右少商、少泽出血以解表泻热,体温当即下降至39.8℃,但仍有吐意。4小时后用三脘五针、火针代灸以行气利湿,快膈宽中。吐意止,病势趋于缓和,次日感下腹及腰胀部痛难忍,热未续退,取阴交四针,腰痛立减,热度下降至37.4℃,神清,可谈笑。仅食后略感上腹饱满,嘱每日自行熏灸中脘2次,前后4天,症状基本消失,仅一度曾有微热(37.3℃),余无其他反复。又观察5天出院。
    (周楣声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莉.针刺对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的利尿作用观察.上海针灸杂志,  1984;3(4):42.
    [2]宋小鸽等.艾灸对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大鼠免疫功能及抗病毒作用的影响.针刺研究,1992;17(4):267.
    [3]唐照亮等.灸治对感染流行性出血热病毒大鼠外周5-HT及5-HIAA的影响.中国针灸,1992;12(2):36.
    [4]周楣声.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79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1987;7(4):15.
    [5]周楣声等.灸法治疗流行性出血热的再次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0;10(3):25.
    [6]刘松江.电针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无尿13例.中国针灸,1993;13(5):40.
    [7]李平华.针灸治疗流行性出血热恢复期头痛头晕40例.河南中医,  1990;(3):25.
    [8]薛地成等.耳穴贴压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急性肾功能衰竭.中国针灸,1994;14(6):8.
    [9]华明宏等.穴位注射胃复安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呕吐的疗效观察.中医研究,1994;7(3):30.
    [10]张富芳等.出血热少尿期艾灸肾俞、命门临床观察.中国中医急症,1996;5(5):214.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