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男,21岁,工人。住院号:05866。1976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上腹部持续性疼痛呈阵发性加重3小时。
病史:患者于1984年7月21日下午3时,感上腹部刀割样剧痛,呈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重。疼痛以右上腹为甚,继而延及全腹,不敢喘气,面色苍白,出冷汗,经本单位医生对症处理效果不佳,于当天下午7时10分急诊入院。
检查:体温38℃,血压110/70mmHg,面色苍白,急性病容,扶入病房,全腹呈板状,疼痛拒按,未见肠型及蠕动波,全腹均有触痛,以右上、下腹为甚。肝浊音界消失,肠鸣音减弱。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2.5g%,白细胞计数20400/mm3,淋巴8%,中性92%。腹部X线透视:膈下见有大量游离气体,肠腔有大量积气,舌苔黄,脉洪数。
诊断:急性胃穿孔。
治则:清热攻下止痛。,
取穴:中脘、天枢、梁门、内关、足三里、公孙。
治法:入院后禁食水,经胃肠减压、抗生素、补液等保守治疗,共14小时无效。从第二日上午9时20分起,加针剌治疗。上穴均取,针剌得气后足三里、公孙另用G6805型治疗仪通电。电量以能忍受为度,留针1小时,针剌 1 小时后,腹痛明显减轻,腹壁肌肉紧张消失。压痛局限在上腹及右下腹。3小时后仍守上方针剌1次,腹部轻度拒按,肠鸣音恢复,有排气。改为6小时针剌1次。
7月23日,自觉症状基本消失,仅剑突下、右上腹有轻度压痛,改为1日针2次。7月24日起,因腹部体征消失 ,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故停止针剌观察。8月26日痊愈出院。6个月后随访,一切正常。
(作者验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庄鼎等.针刺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急性期)临床观察.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43~44,北京
[2]刘建民等.针药配合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91例.陕西中医,1984;5(9):10.
[3]黄观清等.溃疡病穿孔针刺治疗原理的研究(动物实验).同[1],1979:44,北京
[4]上海第二医学院等.针刺“足三里”穴区对胃肠功能影响及其作用途径.同[1],1979:236~237,北京.
[5]侯淑英等.低频电脉冲治疗急性胃穿孔40例.中国针灸,1987;7(5):15
[6]范万生.电针治疗急性消化性溃疡穿孔28例.中国针灸,1990;10(5):35
[7]王佩等.维生素B1双足三里封闭为主治疗溃疡病急性穿孔.天津中医,1988;(5):19
[8]王俊富.针剌孔最穴治疗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30例.上海针灸杂志, 1996;15(3):16
[9]宋付刚.针剌治疗溃疡病穿孔9例.上海针灸杂志,2001;20(4):4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