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五官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鼻出血 -
【概述】
 
    鼻出血,又称鼻衄,是耳鼻喉科中的一种常见症状。出血部位大多数在鼻中隔前下方的易出血区。轻者涕中带血,重者可引起失血性休克,反复出血则易导致贫血。
    针灸治疗鼻出血的临床报道始于1951年[1],此后,直至60年代初,仍以个案资料为主。从60年代中期起,针灸工作者开始重视较大样本的观察。八、90年代有关文章急剧增多,穴位刺激方法也日趋丰富。除毫针之外,尚用手针、指针、火柴灸、耳穴压丸、耳穴埋针等诸多方法。近年来,已注意到对鼻衄有效穴的探索和筛选。针灸对本病的平均有效率大约为90%。
    有关针灸止鼻衄机理研究尚停留在用传统理论阐述阶段,有待深入。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上星、迎香。
    配穴:大椎、行间、合谷、禾髎。
    2.治法
    主穴为主,取1~2穴。如效不显,可加用或用配穴,亦取1~2穴。上星穴用28号1.5~2寸毫针,沿头皮向囟会方向进针1.2寸~1.5寸,得气后频频捻转1分钟~3分钟,待血止后停用手法,如3分钟后血仍不止,宜加用其他穴位。迎香穴,针患侧,针尖向内上方斜刺3分~4分深。大椎穴用1.5寸毫针先直刺5分深,再将针尖斜向前方进针1寸,得气后施捻转泻法,以促使针感向前头顶部传导为佳。行间,左侧鼻孔出血针右侧,右侧出血针左侧,双侧出血针双侧,针刺得气后,施提插加捻转泻法,刺激宜强。合谷、禾髎刺法同行间。均留针15分钟~20分钟,隔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临床痊愈:出血停止,随访三个月未复发;有效:出血停止,治后三月内有复发,但出血间隔时间延长,或出血量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以上法共治疗鼻衄患者163例,结果临床痊愈118例,有效40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6.9%[2~8]
    (二) 耳穴压丸
    1.取穴
    主穴:内鼻、外鼻。
    配穴:耳中、神门、肺、肾上腺、脾、胃、肾。
    2.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可酌加2~3穴。以王不留行子或白芥子置于0.7cm×0.7cm之胶布上,贴敷所选耳穴。每日按压5~10次,每次每穴1分钟~2分钟。3日~5日换贴1次。双耳可同时贴压亦可轮流贴压。
    3.疗效
    共治256例,以类似上述标准评定,临床痊愈233例,有效20例,无效3例,其总有效率为98.2%[9~11]
    (三) 耳穴埋针
    1.取穴
    主穴:神门、交感。
    配穴:内鼻、外鼻、肺、脾、肝。
    2.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中,内鼻、外鼻交替取用,肺、脾、肝据症而取。一般而言,鼻衄量多色鲜红,急躁易怒者加肝;量少、鼻腔干燥者加肺;鼻衄色淡,面色萎黄者加脾。严格消毒耳穴后,用揿钉型皮内针刺入,以胶布固定,并嘱患者每日按压3次,每次按压10~20下。多选用患侧耳穴,隔日埋针1次,7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92例,以前述疗效判别标准评定,临床痊愈78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7%,其中60例1~3次治愈[12]
    (四) 指针
    1.取穴
    主穴:百劳。
    百劳穴位置:大椎上2寸旁开各1寸处。
    2.治法
    百劳穴两侧均取,以双手拇指指腹重压至有明显酸胀得气感,持续2分钟~5分钟。每日2~3次。
    3.疗效
    共治疗35例鼻衄患者,临床痊愈34例,有效1例,总有效率达100%[13]
    (五) 火柴灸
    1.取穴
    主穴:少商、身柱。
    2.治法
    少商取一侧,两侧轮用。每次主穴均取。划燃火柴后迅速点灸穴区,瞬时离穴,以听到“啪”的一声即可,灸后局部出现米粒大疤痕,一般不需处理。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3.疗效
    以上法治疗84例,结果痊愈66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5%[14]
    (六) 其他措施
    1.针灸效果不显,如出血部位居中或渗血面较大者,可采用鼻腔填塞法治疗。
    2.反复出血,而出血点已看清的病例,可用烧灼法,破坏出血部组织,使血管封闭,达到止血的目的。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医案一
    陈××,女,43岁,干部。1987年10月12日初诊。
    主诉:鼻出血间断发作伴头晕3年。
    病史:该患始于3年前,无明显原因出现鼻出血,初时右鼻孔出血量不多,血色鲜红,当即以棉花堵塞鼻孔;约3分钟~4分钟右鼻孔又出血不止,填堵后仍往外渗血,并伴有头晕、乏力。家人急送到太原山西省工农兵医院,血未能止,后又转入山西医院二院,该院给予止血处理,血止后回家约3小时后又有出血,经人介绍邀余诊治,当即以毫针治疗,针1次后血止。以后每年发作1次,但量很少,自行填塞棉花即不再出血。1989年4月15日又发鼻出血不止,伴头晕,且出血量较以往多,去医院诊治,止血效果不佳,遂又来我处诊治。既往史无高血压及出血性疾病。
    检查:发育中等,面色不华,精神萎靡。舌质淡红,苔薄黄;两脉濡细。心肺无异常。化验检查:血红蛋白110g/L(11g/dl),血小板计数80×109/L(8万/mm3。)
    诊断:鼻衄,脾不统血型。
    治则:健脾益气统血。
    取穴:上星、少商、中冲、隐白、大敦、商阳、关冲、至阴。
    治法:取0.5寸28号或30号毫针刺以上各穴,留针15分钟。第1次针后出血即止,头晕减轻。
    此后,为巩固疗效,又连针3日,方法同上,病即痊愈随访至今未发。
    (师怀堂医案)
    医案二
    冯××,男,34岁,工人。 1956年3月22日初诊。
    主诉:鼻孔出血,时发时止1周。
    病史:该患无明显诱因于1周前开始鼻出血,时发时止,量多,色鲜红,伴发口渴,齿龈肿,口唇疱疹,小便短赤,大便秘结。曾服用中成药无效而求治手针灸。
    检查:神清体健,面色正常,语言流利,呼吸平稳,无甲状腺肿大,心肺正常,腹软,肝脾未触及。舌红,苔黄厚,脉洪数。
    诊断:鼻衄,胃中积热、冒火上攻型。
    治则:清冒泻火,导热下行。
    取穴:足三里、丰隆、内庭。
    治法:上述腧穴,均用毫针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针刺1次后,小便正常,大便通利。
    至第2天来诊时,鼻孔未出血。仍按上穴针刺2天后,诸症消失,病告痊愈。随访4月,再未流血。
    (赵尔康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祝颂庵.鼻衄.针灸杂志,1951;(5):24
    [2]吕常宽.针刺治疗鼻衄.新中医,1990;22(8):33
    [3]刘国升.针刺上星穴治疗鼻衄.四川中医,1990;(3):封3
    [4]李红岩.上星透囟会治疗鼻衄.中国针灸,1990;10(2):52
    [5]福建省针灸治疗鼻衄协作组.针灸治疗鼻衄16例.福建医药杂志,1983;(6):47
    [6]董汉武.针刺大椎穴治鼻衄.河南中医,1983;(6):23
    [7]程珍祥.针刺行间穴治疗鼻衄30例.中国针灸,1984;4(6):5
    [8]吴成善.针刺迎香穴治疗鼻衄.四川中医,1985;3(2):35
    [9]汪兴等.辨证贴耳穴治疗鼻衄128例.湖北中医杂志,1989;(6):5
    [10]张耕田.耳穴贴压治鼻衄50例.浙江中医杂志,1988;23(4):164
    [11]马季男.耳穴按压王不留行治疗鼻出血.中级医刊,1989;24(8):58
    [12]朗伯旭等.耳穴埋针治疗单纯性鼻出血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5;15(2):19
    [13]郝书祖.指压百劳穴治疗鼻衄35例.上海针灸杂志,1989;8(3):47
    [14]王玉顺等.火柴灸治疗鼻衄84例.浙江中医杂志,1990;25(8):375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