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案一
琚某,男,8岁。于1991年月10 月9日初诊。
主诉:(代诉)双下肢紫癜三周。
病史:患儿于三周前出现不明原因在双下肢疼痛,伴发热,体温不详。继而出现紫癜、呕血,便血,腹痛等症。二周前来入院住小儿科。经14天药物治疗后,症状未见好转,即转来针灸科。
检查;双下肢紫癜,轻度浮肿。
诊断:过敏性紫癜。
治则:清解血热,摄血止血。
取穴:合谷、大椎、三阴交、曲池、血海;加配行间、大敦。
治法:以针灸治疗。2 次后腹痛消失,皮肤紫癜明显减轻;针治3次后,呕血、便血消失;4 次后皮肤紫癜基本消失。为巩固疗效又针治2次痊愈出院,半年后随访无复发[4]。
医案二
张××,女,19岁,于1981年7月7日来院急诊。
主诉:昏迷15分钟。
病史:患者约15分钟前被蜂螫后,发生昏迷,右上肢出现紫癜。
检查:神识不清,面色苍白,口唇发青,四肢冰凉,额汗出,呼吸急促无力,脉细数。右上臂中点被蜂螫伤处,显现有一针头大小出血点,右上肢从肘关节到腕关节的整个前臂发生青紫色癜,按之不退色。伴丘疹样荨麻疹密集周身,无完好之处。
诊断:过敏性紫癜。荨麻疹伴发休克之危症。
治则:清心开窍,凉血解毒。
取穴:心、肾上腺、肝、脾、神门、交感、膈、荨麻疹区、紫癜在耳部的相应部位。
治法:立即取上穴采用耳针进行抢救治疗。针刺后15分钟神志清醒,能低声回答问题,面转红润,脉转和缓,呼吸平和均匀。继则右前臂的过敏性紫癜开始消退,针后35分钟全部恢复正常肤色,口唇红活,四肢转温。每隔3分钟~5分钟捻转行针一次,共留针45分钟,荨麻疹已消三分之一,其他诸症均恢复正常。
因其荨麻疹未愈,故在针后给予消风散(当归、生地、荆芥、防风、知母、石膏、牛膝、木通、苍术、胡麻、苦参、蝉蜕、甘草)二剂,煎服,配服扑尔敏,维生素C 两天量。次日荨麻疹全消,诸病悉除[2]。
【主要参考文献】
[1]沈医附属二院皮肤科.针灸治疗过敏性紫癜效果高.科学研究资料汇编 1958;(2);56。
[2]张耕田.耳针治疗过敏性紫癜、荨麻疹伴休克.河南中医,1984;(2):45
[3]韩乃沂.针剌治疗过敏性紫癜32例.针灸临床杂志,2001;17(3):18
[4]冯桂英等.针剌治疗过敏性紫癜12例.中国针灸,1996;16(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