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内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延髓麻痹 -
【概述】
 
    延髓麻痹,分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和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上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又称假性延髓麻痹,系二侧皮质延髓束损害所产生。其临床表现为吞咽困难,声音嘶哑,讲话不清,流涎,甚至强哭强笑等,下运动神经元性延髓麻痹,又称球麻痹。系延髓的神经核或其周围神经受累所产生的,表现为吞咽困难,进食时食物由鼻中呛出,声音嘶哑,构音不清等。两者严重时均往往可危及生命。
    假性延髓麻痹的针灸治疗,还是近二十年的事。尽管时间还不长,但已经积累了相当多的病例,无论是应用电针还是体针,选经外奇穴还是经穴,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平均有效率在95%以上。表明针灸对于本病症来说,是一个颇有前途的疗法。在具体治疗上,由于假性延髓麻痹往往是急性脑血管病的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例还需配合其他中西药物治疗。值得一提的是,真性延髓麻痹即球麻痹,在80年代初,就有人试用针剌治疗,并取得了初步效果[5]。近年,也有新的进展。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风池、廉泉、哑门、翳风、完骨、天突。
    配穴:水沟、内关、丰隆、百会、太溪、照海、膈俞、金津、玉液、三阴交、神门。
    2.治法
    一般取主穴,配穴主要用于治疗急性脑血管病所出现的其他症状,如昏迷加水沟、内关,痰涎壅盛加丰隆,肝阳上亢加百会、太冲,舌强紫暗加金津、玉液,精神障碍(如强哭强笑)配内关、神门、三阴交等。风池穴,进针方向朝喉结,深1寸~1.5寸;亦可刺向对侧眼眶,直刺0.5寸~1.0寸。以捻转手法,不提插,大幅度持续运针2分钟。廉泉穴,仰头取穴,向舌根方向深刺0.8寸~1.5寸,至得气后,用提插结合捻转手法,平补平泻运针1分钟~2分钟,使针感向舌体放射;也可采用“合谷刺”,先向患侧斜刺,然后退出浅层,再向舌根正中刺入,再退出浅层,然后向健侧刺入,可不留针。哑门穴,宜对准口部与耳垂水平进针,直刺,缓缓送针至得气(病人似有触电样感觉)即起针,不提插,不捻转。水沟,行重雀啄手法,有球湿润或流泪为度。金津、玉液,用小号三棱针点剌,出血2ml~5ml.配穴采取提插结合捻转平补平泻之法。上述各穴,除哑门穴外,在症情稳定期留针15分钟~20分钟(急性期一律不留针)。留针期间每隔5分钟~10分钟运针1次。急性期每日针2次,稳定期可日针1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基本痊愈:吞咽功能正常;显效:舌咽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但偶有发呛;有效:吞咽功能有所恢复但不能正常进食。
    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876例,其中部分病例按上述疗效评定标准判断,基本痊愈603例,显效123例,有效122例,无效28例。总有效率96.8%。[1,2,6~9,13]。临床发现,加用剌络金津 、玉液较之单纯针剌效果更佳[7]
    (二) 电针
    1.取穴
    主穴:耳枕切线、哑穴。
    配穴:上廉泉、天容。
    哑穴位置:风池上0.4分。
    2.治法:
    二个主穴任选其一, 耳枕切线刺法:选用26号1.5寸毫针,先在枕外粗隆后正中处刺1针,然后在枕外粗隆与两耳连线处各刺2针,针尖自切线向下,针身与头皮呈15度角,刺入帽状腱膜。哑穴刺法:以28号1.5寸毫针,选准穴位以45度角进针,两侧对刺,刺时要谨慎,宜缓慢进针,得气为度,深度不能超过1寸;配穴均宜刺向舌根部。用G6805电针仪,将输出线连接针柄,通电后选择疏密波,也可用连续波,频度为180次/分左右,强度以能耐受为度,通电刺激20分钟,每日1次,10日~14日为一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无效:症状未见改善。
    观察假性延髓麻痹患者86例(均为脑血栓反复发作引起),显效48例(50.0%),有效31例(43.75%),无效7例,总有效率91.86%[3,4]
    (三) 针灸加耳针
    1.取穴
    主穴:天突、丰隆、中魁。
    配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食道、贲门(均耳穴)。
    中魁穴位置:中指背侧近端指关节横纹中点。
    2.治法
    二组穴多配合使用。天突穴,用1.5寸毫针在胸骨上窝正中直刺2分~3分后,沿胸骨后缘气管前缘向下进针1寸,施捻转泻法,使针感沿任脉下行至上腹部;丰隆穴,用2寸毫针,直刺进针1.5寸,得气后提插捻转强刺激,使针感上行到下腹部;中魁穴,只灸不针,用艾条施雀啄灸15分钟~2分钟。耳穴用探棒在穴区内寻找压痛点,然后常规消毒,用0.5寸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中间每隔10分钟捻转2分钟。上述疗法,每日施行1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23例,治愈16例,占69.6%,显效4例,占17.4%;进步2例,占8.7%;无效1例,占4.3%。总有效率为95.7%。治疗次数最少5次,最多20次,平均为8次[10]
    (四) 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廉泉、天柱、哑门。
    配穴:痰多、舌苔厚腻者配丰隆、足三里;胸部满闷者配内关;腹部胀满者足三里。
    2.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根据病情使用。选用10ml注射器和5号注射针头。药物为维生素B1和磷酸川芎嗪等量混合液。廉泉,如坐位则仰头取之,仰卧位时则在肩背部放一扁枕,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针感至舌体后注药。天柱、哑门均坐位头前倾取之,针感放散至颈部及头顶后注药。内关、足三里、丰隆,坐位均可,针感向肢体上下方向放散后注药。每穴注入药液1ml,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30例,痊愈26例,占86.67%;显效2例,占6.67%;好转2例,占6.66%。总效率为100%[11]
    (五) 耳针
    1.取穴
    主穴:神门、交感、皮质下、食道、贲门。
    2.治法
    用探棒在穴区内寻找压痛点,然后常规消毒,用5分毫针针刺,留针30分钟,每隔10分钟捻转2分钟。每次只取一侧耳穴,两耳交替针刺。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
    3.疗效
    共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患者120例,痊愈76例,显效24例,好转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3%。治疗次数最少7次,最多20次,平均9次[12]
    (六)舌针
1.        取穴
    主穴:舌三针、金津、玉液、廉泉。
    配穴:风池、完骨、三阴交。
2.        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先以左手用消毒纱布包裹患者舌体轻轻牵拉,右手持28~30号2寸长毫针靠近舌体横剌1针,再沿舌体中线成10°~15°角的方向左右各剌1针,均不留针。金津、玉液,以三棱针点剌放血,生理盐水嗽口。廉泉向舌根部剌入2寸~2.5寸。风池、完骨向喉结方向剌入1.2寸~1.5寸,三阴交向胫骨后斜剌入1寸~1.5寸。均于得气后重插轻提,以小幅度低频率捻转之法,使颈部穴位的针感向前下方放散,三阴交穴针感向足根传导为宜。上述四穴留针30分钟。每日1次(剌血隔日1次),7日~10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日~3日。
3.        疗效
    共治假性延髓麻痹患者73例,结果:临床痊愈25,例为效21例,有效1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达86.3%[14,15]
    (七) 体针(之二)
    1.取穴
    主穴:风池、翳明、供血、吞咽、发音、廉泉、
    配穴:天容、天牖、风府。
    供血穴位置:风池穴直下1.5寸、
    吞咽穴位置:喉结与舌骨体中点,旁开0.5寸、
    发音穴位置:甲状软骨与环状软骨的中点,旁开0.2寸。
    2.治法
    患者取坐位,以75%酒精常规消毒后,取28号2寸毫针,风池,向喉结上方斜刺,不超过1.5寸,针感最好能传至后头侧上部;翳明、供血及风府刺入约1寸~1.5寸,针尖稍向内下方。均施以约每分钟100转速度捻转手法,各约15s,留针30分钟,期间施手法2次。廉泉穴用28号2寸毫针仰头取之,针尖向舌根方向刺入,使针感传至舌体。其余两配穴直刺1寸左右,留针30分钟,行针1~2次。再以1.5寸针刺入吞咽穴约0.3寸,发音穴约0.3寸,施以约每分钟100转速度捻转各10s后出针。每日2次,6天为一疗程,停针1天后进行第2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提高吞咽、语言分级三级,或症状体征消失。进步:提高吞咽、语言分级二级。有效:提高吞咽、语言分级一级。无效:对吞咽、语言分级无改变。
    共治疗球麻痹患者68例,总有效率为87.5%~96.7%[16,17]
    (七) 其他措施
    1.针对病因作恰当治疗。
    2.对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的危重病人,须给予吸氧,鼻饲流汁,静脉高热量补给。颅压高者用脱水剂,并发感染加抗菌素。
    3.针灸无效,应改用其他疗法,包括必要时作气管切开等。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赵××,男, 55岁,工人。1984年9月2日初诊。
    主诉:舌头发僵5个月,喝水呛、讲话吐字不清半个月。
    病史:患者5个月前自觉舌头发僵,讲话声音变低、发哑。近半月来感觉舌头发木、喝水呛,讲话费力,吐字不清。曾到医大神经科检查,诊断为假性延髓麻痹。口服中西药物治疗半个月未见好转,而来我院针灸治疗。
    检查:舌居中,发“啊”时悬雍垂位置偏左。舌质淡红,苔薄黄,脉沉弦。
    诊断:假性延髓麻痹。
    治疗;平肝熄风,通络开窍。
    取穴:风池、廉泉。
    治法:风池穴用3寸毫针自右风池向左风池穴横刺2寸~2.5寸左右,取得针感后,留针30分钟。廉泉穴用2寸毫针向舌根方向制入1寸~1.5寸左右,待舌根有胀痛感时出针,不留针。每日1次,2周为1疗程。针3个疗程后,喝水与咽东西时已不呛了,吞咽费力好转。针至4个疗程时,吐字较前清楚,但仍音哑。针5个疗程尽,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言语较流利。
    (葛书翰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崔今才等.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48例临床观察.辽宁中医杂志,1984;(2):33
    [2]黄继斗.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综合征20例.陕西中医,1986;7(2):75
    [3]马凤友等.针刺耳枕切线治疗假性延髓麻痹54例.针灸学报,   1992;8(6):2
    [4]吴义新.电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例.中国针灸,1984;4(1):10
    [5]李惠芳等.头针及针灸治疗脑血管病球麻痹35例.北京医学,   1980;2(6):379
    [6]谭桂兰等.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64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2;12(1):19
    [7]任艳等.针剌治疗假球麻痹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96;15(2):3
    [8]郑毓英等.针刺治疗假性球麻痹临床体会.山西中医,1996;12(1):40
    [9]张存生等.针刺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25例临床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95;10(2):18
    [10]党读华.体针配合耳针治疗假性球麻痹23例.中国针灸,1995;15(5):22
    [11]程耀辉等.穴位注射治疗球麻痹3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96;16(2):3
    [12]党读华等.耳针治疗假性球麻痹120例.浙江中医杂志,1997;32(2):69
    [13]张树荣等.针剌治疗假性延髓麻痹300例疗效观察.针灸临床杂志,2001;17(4):25。
    [14]杨青兰等.针剌 及舌下放血治疗假性延髓麻痹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针灸,2001;21(11):651
    [15]王健等.舌针治疗假性延髓麻痹所致的吞咽困难.针灸临床杂志,2001;17(4)23.
    [16]高维滨等.针刺治疗真性延髓麻痹9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2000;20(3):149
    [17]孙忠强等.针刺治疗延髓麻痹32例临床观察.针灸临床杂志,1999;15(9):6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