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内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肋间神经痛 -
【概述】
 
    肋间神经痛是指一个或几个肋间部位发生的经常性疼痛,并有发作性加剧。原发性肋间神经痛极少见,继发性者多与病毒感染,毒素刺激,机械损伤及异物压迫等有关。其疼痛性质多为刺痛或灼痛,并沿肋间神经分布。
    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较早的报道见于上世纪50年代中期[1]。一般采用针刺,亦有主张应用电针、穴位注射、拔罐等法。有人以磁针刺激耳穴,也收到了较好的止痛效果[2]。在取穴上,近年来有简化趋势,往往独取一穴,却能获得满意疗效[3,4],颇值得探讨。目前,针灸对肋间神经痛的平均有效率在90%左右。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照海、丘墟、曲池。
    配穴:支沟、阳陵泉、华佗夹脊(病变相应节段)、蠡沟。
    2.治法
    主穴每次仅取一穴,效不明显者加配穴。照海,取双侧,随吸气进针1寸~1.5寸,反复捻转结合提插,持续3分钟~5分钟,施泻法,留针15分钟。丘墟穴,宜左病右取,右病左取,针法同照海。曲池,取健侧穴,针剌得气后,以小幅度高频率捻转,同时嘱患难与共者作深呼吸,并按摩患处。留针15分钟。华佗夹脊,深刺使针感沿肋间神经放射,只取患侧穴,施平补平泻法,余穴均取双侧,针法同照海。每日l~2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疼痛完全消失;显效:疼痛减轻三分之二;好转:疼痛减轻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无效:疼痛不明显。
    共治疗131例。108例中,痊愈75例,显效19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93.3%。其中,单用照海一穴治疗50例,愈显率达80%;单用丘墟治疗44例。愈显率达93.2%[1,3,4]
    (二) 皮肤针
    1. 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穴、膀胱经背部循行线。
    配穴:病变区肋间隙、胆经胁部循行段。
    2. 治法
    行常规消毒后,由华佗夹脊穴颈7至颈8,膀胱经大杼至关元俞,反覆以中等强度手法叩刺5遍,用闪火法拔排罐10分钟。然后令患者侧卧,使患部朝上,沿病变区肋间隙和胆经胁胁部循行段,叩刺5遍。再在疼痛区上下各一肋间隙叩刺2遍。均采用中等强度手法。叩毕,在疼痛最明显区域拔罐10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 疗效
    共以上法治疗30例,结果痊愈25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5]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内关、阳陵泉。
    阿是穴位置:疼痛最明显处。
    2.治法
    令患者仰卧,先取配穴进行针刺,以捻转进针法刺内关,待有感应后用提插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向上臂放射。同时,患者行深呼吸,深刺阳陵泉,直透至阴陵泉。待有感应后,用捻转法加大刺激量,使针感上通下达。留针30分钟~50分钟,每隔5分钟行针一次。然后于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处,常规消毒后,取皮肤针,由轻而重进行叩刺,叩刺至皮肤发红,以闪火法或投火法吸附其上,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留罐10分钟~15分钟,待皮肤瘀血呈紫红色时取罐。隔日治疗一次,6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日~5日。
    3.疗效
    以上法共治疗46例,临床治愈(疼痛消失,半年内未复发)34例,显效(疼痛明显减轻,仅用力时有轻微疼痛)8例,无效(治疗二个疗程,症状未改善)4例。总有效率为91.3%[6]
    (四) 电针
    1.取穴
    主穴:期门、支沟、阳陵泉、足三里。
    配穴:太冲、至阳、肝俞、肾俞、行间、丘墟。
    2.治法
    主穴取2~3穴,配穴1~2穴。得气后施捻转手法,先补后泻,运针10分钟,再通电针,负极接主穴,正极接配穴。用密波或疏密波,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度,通电5分钟~20分钟。每日1次。
    3.疗效
    共治76例,临床治愈66例,显效6例,有效4例,无无效病例,其总有效率为100%[7]
    (五) 其他措施
    1.继发性肋间神经痛应重视病因的治疗。
    2.本病如单用针灸疗效不佳,可配合理疗,或封闭疗法。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王××,女,35岁,技术员。1989年10月2日初诊。
    主诉:左脚痛7年,加剧1天。
    病史:7年前哺乳时发觉左胸疼痛,逐渐加重,某省级医院检查诊断为“软组织损伤”,经服药、封闭、理疗等治疗后,病情好转,疼痛减轻,此后左胸经常有剧痛出现,尤其感冒后,胸痛剧烈,服止痛药、封闭等法可缓解疼痛约半个月左右,平时多为隐痛,有时极轻或不痛。昨日疼痛复又加剧,其疼难忍,左上肢不敢活动,动则痛更甚,通宵未能入睡,特来求治。
    检查:一般情况尚好,痛苦病容,精神萎靡,胸部左右对称,无红肿,左前胸有压痛,以2~4胸间区域压痛明显。舌红,苔薄白,脉弦。
    诊断:肋间神经痛。
    治则: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处方:胸部疼痛区相关经皮部,任脉、督脉及膀胱经胸段皮部,左前臂三阴经皮部,左膝以下三阴经皮部。
    治法:用经络皮部治疗仪在上述经脉皮部区滚动,用力由轻到重,刺激参数为高幅高频率。治疗时间为20分钟。经上法治疗后,病者剧烈的胸痛完全消失,状如常人,痛处能扪能压,呼吸自如。每日1次。
    上法连作3次后精神、睡眠、二便均好。经3个月追踪观察,疗效巩固,痛未再发。
    (李伯宁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史宝瑞.针灸治疗肋间神经痛、三叉神经病及坐骨神经痛67例报告.中医杂志,1955;(11):42
    [2]崔茂功.耳平穴磁针镇痛110例疗效观察.新中医,1976;(增刊二):38
    [3]郁忠尧等.针刺丘墟穴治疗肋间神经痛.赤脚医生杂志,1977;(11):11
    [4]杨丽.针刺照海穴治疗助间神经痛.云南中医杂志,1982;(6):48
    [5]高辉.梅花针治疗特发性肋间神经痛30例.湖北中医杂志,1988;(6):37
    [6]李宇俊等.留针拔罐治疗肋间神经痛. 云南中医杂志,1985;6(4):33
    [7]高清伟.电针对76例肋间神经痛的治疗观察.天津中医,1995;12(3):34
    [8]母瑞贤等.曲池穴巨剌法治疗肋间神经痛23例.河南中医,1996;16(2):51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