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外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急性炎症 -
【概述】
 
    急性炎症是一种常见而重要的病理过程。是由致炎因子对机体的损害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主要表现为组织的变质、充血、渗出和组织细胞的增生。体表急性炎症则以红肿热痛及功能障碍为临床特症。
    针灸治疗各种炎性疾病已为众所周知,其他不少篇章都曾述及。本节主要讨论感染性炎症,特别是近年来大量开展的对外科感染炎症的针灸防治。针灸抗炎,50年代末就有应用电针和穴位注射等的报道[1],60年代更有通过动物试验探索针刺抗炎机理的研究资料[2],惜未能得到推广。从70年代代后期迄今,针灸抗炎工作有较大进展。其范围已由原来针灸科为主扩展到了综合医院的临床科室。方法上,除体针外,尚有艾灸、耳针、穴位激光照射及电针和穴位注射等;疗效上,就本篇所收集的针灸防治各种外科感染性炎症的二千余例而言,其总有效率达92.6%~100%。有人曾作单纯激光照射与抗菌素治疗的对照观察,发现在同样创面的条件下,愈合情况基本相同[3]。80年代末,安徽的针灸工作者曾对艾薰抗炎进行较深入的研究,发现艾烟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及绿脓杆菌均有抑制作用。总之,研究表明,针灸对炎症三大病理过程都能产生抑制作用,以对渗出的影响最为显著。
    关于针灸抗炎的机理,目前认为可能在于针灸的良性调节作用:既能提高机体防卫反应又可抑制过分的防卫反应。表现在,针刺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同时,又可抑制炎症性血管通透性过分增高和白细胞过多游出与浸润,改善微血管和淋巴循环,促进炎症性渗出物吸收,从而控制炎症灶的坏死范围,使炎症消退。这种作用的途径尚未完全弄清,可能主要是通过经络、神经及体液系统实现的。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针灸
    1.取穴
    主穴:上肢:曲池、合谷;下肢:足三里、阳陵泉、三阴交;躯干:脊柱点、委中;手部:灵台;足部:行间。
    配穴:上肢:手三里、内关、阿是穴;下肢:髀关、风市、阿是穴:躯干:环跳、秩边、阿是穴;手部:合谷、阿是穴;足部:三阴交、阿是穴;发热:大椎、曲池。
    脊柱点位置:后溪穴直后2分。
    阿是穴:病灶区。
    2.治法
    主穴为主,酌加配穴。以26~30号毫针,进针后针尖指向病灶区,反覆提插捻转使针感最好能向病所方向传导,然后以凉泻法,大幅度行针0.5分钟~1分钟,留针20分钟后出针。阿是穴根据症情或以消毒三棱针点刺出血,或用火罐吸出脓液;然后,将纯艾20g置于温灸器内(亦可用艾卷),点燃以回旋法熏灸病灶20分钟。一般每日1~2次,重者6小时1次。
    3.疗效
    共治1015例,其总有效率达96.3%~97%[4,5]
    (二)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阿是穴、上述主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局部或疼痛点。
    2.治法
    以阿是穴为主,酌加经穴。用输出功率2mW~7 mW之氦-氖激光治疗仪,波长632.8nm,以原光束直接照射穴点,光源与照射部位距离20cm~40cm。照射剂量据不同病种灵活掌握,每穴分别照射3分钟~5分钟或6分钟~15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3.疗效
    共治疗253例(部分为慢性炎症),总有效97%~100%[3,6]
    (三) 体针
    1.取穴
    主穴:八髎、曲池、足三里。
    2.治法
    一般主穴均取,非手术炎症感染者只取双侧曲池穴。八髎穴,用28号3寸~3.5寸长之毫针,刺入皮下紧贴骶骨,自下髎经中髎、次髎,贯穿至上髎,大幅度捻转加小提插,强手法运针1分钟,即去针。曲池、足三里,均须深刺1.5寸左右。运用三进一退之法,即每进针半寸捻转加小幅度提插数次,如是三次,大家到要求深度后一次退至皮下,反覆运针几次后,迅速去针,并按压针孔。在手术结束时,即针八髎、足三里,次日开始仅针曲池,上下午各1次,连续3日~7日,如症情改善不满意,可继续延长时间。
    3.疗效
    本法主要用于妇产科术后和炎症感染病人。共观察366例,总有效率98.1%,总平均住院日期为8.6天[7]
    (四) 拔罐
    1.取穴
    主穴:大椎、肩胛间区、上髎、对应区。
    肩胛间区位置:相当于4~6胸椎与肩胛骨内缘之间.
    对应区位置:指胸、腹部炎性病灶在背、腰部相对应的区域取穴。
    2.治法
    根据病灶所在部位选定穴区。大椎主治头、面及颈部感染;肩胛间区主治手指及上肢感染;上髎:主治足趾、下肢及臀部与会阴部感染;对应区主治胸、腹部软组织感染。按治疗部位,令病人取适当体位。腹部以上的宜取坐位,臀部及会阴以下的采用俯卧或侧卧位。选准穴位,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将其轻刺三下(出血或不出血均可),随即以贴棉法或用真空拔罐器吸拔。注意扣罐时一定要将三个针眼扣在罐内。留罐10分钟~15分钟。时间不可太短,以免影响疗效,一般要求吸拔区域皮肤呈深红色。每日一次,第二次吸拔时,可将位置略作移动。不计疗程。
    3.疗效
    用上法共治疗81例,以红、肿、热、痛急性炎症消失,局部功能恢复正常为治愈。结果全部获愈。其中,一次治愈38例,二次治疗27例,三次11例,四次至六次5例。平均拔罐1.8次[8]
    (五) 艾灸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
    2.治法
    将艾绒20g,装于薰灸器内。其出烟口对准阿是穴,薰灸器距病灶处1寸~2寸,以有温热感为宜,每次薰灸20分钟~50分钟。一般而言,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乙型链球菌感染灸20分钟,大肠杆菌感染灸30分钟,绿脓杆菌感染灸50分钟。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以上法共治619例各类外科感染性炎症,结果582例获愈,47例效差。总有效率达92.4%[9,10]
    (六) 粗针
    1.取穴
    主穴:赤医穴。
    配穴:颈7、胸3、胸5、腰1、腰4穴。
    赤医穴位置:位于第六胸推棘突上缘
    颈7、胸3、胸5、腰1、腰4穴位置:分别位于相应脊椎棘突上缘。
    2.治法
    针具:用不锈合金钢丝制成钉形针。长2.5寸直径1.2mm者用于赤医穴,长2.0寸直径1.0mm者用于背部其它穴位。
    治疗时,嘱患者取端坐姿势,两前臂交叉放于胸前,头尽量下低,两肩下垂使背部皮肤拉紧:治法者一手指固定棘突上缘,一手持针,针尖向下成30度角,快速进入皮下后将针柄压低,贴近皮肤,使针尖沿皮下缓缓刺入1.5寸~2寸,用提插泻法,强刺激,得气后留针30分钟~40分钟,间隔10分钟行针1次。治疗每日1次,连针3天后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症状消失,炎症消退,伤口愈合。显效:症状体征明显减轻或消失,炎症未完全消退,伤口已趋向愈合。好转:症状体征减轻,炎症较前有消退,伤口未愈合。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共治疗88例,结果:治愈51例,显效23例,好转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11]
    (七) 其他措施
    一般不配合其他疗法,如适当加上少量的内服或外敷中西药物,可缩短病程。如针灸疗效欠佳时,宜配合应用抗菌素或中药清热解毒药物。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医案一
    韩××,男,44岁,厨师。1961年4月25日初诊。
    主诉:右手红肿10天。
    病史:患者自诉右手3、4指缝于10天前不慎被刃物所伤,右手红肿已10天,无明显全身症状,因右手红肿严重,上肢不能下垂,影响持物。曾在外科检查治疗,诊断为蜂窝组织炎伴有脓肿形成。患者因右手疼痛剧烈难忍,转针灸门诊治疗。
    检查:右手呈弥漫性红肿,皮肤发亮,全手发热,压痛,活动受限制。右手3、4指缝有裂口。舌质红暗,苔白稍黄,脉浮数。
    诊断:蜂窝组织炎伴有脓肿形成。
    治则:活血祛瘀,泄热止痛。
    取穴:足窍阴(左)、阿是穴。
    治法:先在足窍阴穴点刺出血,随即针刺左足之间阿是穴,施补法以扶正,再用平补平泻手法以调其气机,嘱隔日再针1次。
    二诊:右手虽仍红肿,但表面皮肤已出现皱纹,检查患部已化脓,且肘窝淋巴结肿胀大如杏仁,活动无压痛。先为在局部排脓2ml,然后再针刺3、4趾缝阿是穴。因肘窝淋巴结肿大部位相当于手厥阴心包经的曲泽穴。又为其在足厥阴肝经的曲泉穴上刺入1针,捻转10分针后,患者自觉轻快。三诊:右手症状大部消失,肘窝淋巴结肿大也消失,肿痛情况基本痊愈。
    (杨占林医案)
    医案二
    崔×,男,57岁,干部。1981年1月29日初诊。
    主诉:左食指肿溃疼痛月余。
    病史:患者于1个月前,因劈柴碰伤左手食指,遂后局部感染,溃不收口,浓水淋漓,肿胀疼痛,经当地卫生所诊治无效,转入市某医院外科住院,确诊为左食指中、末节指骨骨髓炎,动员做截指术,病人畏惧而来院求于针术。
    检查:体壮神清,行动自如。左手食指肿大,肤色紫暗,扪之热,指甲根部肤色变黑,指端破溃,外流脓水。X线检查:有明显骨质破蚀。脉弦数,舌尖红,苔白腻。
    诊断:骨髓炎。
    治则:温经通络,化瘀生新。
    处方:阿是穴(病灶区)
    治法:用隔蒜烙熨法施治。烙熨时将特制的烙熨器,接通电源待热,将独头蒜横切成片1分~1.5分厚,置于肿溃部位,持烙熨器隔蒜烙熨。以蓄脓点或最痛部位为中心,遍烙肿痛处10分钟~15分钟,每日烙熨1次。
    烙治3次,肿胀疼痛减轻,症状明显好转,烙治9次,从局部排出1块约5×6mm死骨。继而间日烙治1次,共烙治47次,患指肿胀完全消退,溃口愈合,疼痛消失,手指功能完全恢复正常。X线检查:左食指中、末节骨质未见破坏样改变。随访1年,未见复发,告愈。
    (孙明一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附一院物理治疗科.青霉素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炎症四例报告.武汉医学院学报,1959;(1):58
    [2]昆明医学院病理生理学教研组.针刺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云南医学杂志,1960;2(3):23
    [3]何金贵等.CD-2氦氖激光仪照射穴位治疗感染伤面91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83;3(3):11
    [4]山东文登整骨医院.针刺抗炎(附607例).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一),1979:71,北京
    [5]解放军第219医院.针刺抗炎408例的方法及疗效观察.新医药学杂志,1977;(10):41
    [6]叶廷珧.光针(氦氖激光照射穴位)抗炎197例疗效观察.第二届全国针灸针麻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1984:107,北京
    [7]张佐民.针刺消炎366例.同[4],1979:71
    [8]李源温等.针刺拔罐治疗软组织感染81例.山东中医杂志,1990;9(3):27
    [9]吕荧等.薰灸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575例:附艾烟抑菌试验.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88;7(4):36
    [10]叶春枚等.艾烟治愈54例手指骨髓炎临床观察与实验研究.上海针灸杂志,1988;7(2):7
    [11]吴耀坤.粗针治疗急性炎症88例.中国针灸,1998;18(12):744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