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外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丹毒 -
【概述】
 
    丹毒是皮肤及其网状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发于下肢和面部。其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局部出现界限清楚之片状红疹,颜色鲜红,并稍隆起,压之褪色。皮肤表面紧张炽热,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烧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
    针灸治疗本病的现代报道,虽在五十、六十年即有,但例数少且多为内部资料[1]。1959年3月10日,上海“新闻日报”曾刊载耳针治疗本病的通讯。最近十余年来,有关文献开始迅速增多。一糸列工作证实,针灸对本病是确有效果的。有人曾对各种软组织炎症进行疗效分析,发现针灸对蜂窝织炎和丹毒收效最快[3];另有人治疗急性发作的丹毒,平均治愈天数仅为9.6天[4]。而穴位剌激法上则以剌血法用得最为广泛。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体针
    1.取穴
    主穴:地机、血海、三阴交、丰隆、太冲、阿是穴、四缝。
    配穴:下肢:阳陵泉、商丘、足三里、蠡沟;头面:翳风、头维、四白、合谷。
    阿是穴位置:病灶区(下同)。
    2.治法
    以主穴为主,酌加配穴。经穴针刺得气后,以徐疾补泻法之泻法(进针快、退针慢,先深后浅)提插捻转1分钟~2分钟,刺激宜强,留针20分钟~30分钟,每10分钟运针1次。阿是穴,以三棱针或皮肤针重叩出血,可加拔罐。亦可在阿是穴作电针围刺(治法同“疖”节之电针法)。四缝穴以粗毫针或三棱针点刺出粘液,每日1次。
    3.疗效:针刺法治疗64例,痊愈58例,显效4例,无效2例。但远期疗效尚不够满意[4,8]
    (二)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2.治法
    先于局部作常规消毒,持小号三棱针在皮肤发红的范围内先上后下,快速散刺,使之出血如珠;或以皮肤针重度叩剌3分钟。再据皮损大小取适当型号之玻璃罐(注意罐口应预先消毒),用闪火法吸拔,留罐1分钟左右,取罐后擦净患处血迹。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一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热退,皮肤红斑及肿胀疼痛均消失,合并下肢溃疡者伤口愈合干结,无渗出。有效:热退,皮肤红斑色淡,肿胀疼痛减轻,同时下肢溃疡趋愈合,有少量渗出(或渗出量明显减少);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
    以上法共治81例,经二周治疗,共治愈80例,其痊愈率为98.8%[5,11]
    (三) 刺血
    1.取穴
    主穴:阿是穴、委中。
    配穴:分二组。(1)环跳、阳陵泉、三阴交;(2)足三里、阴陵泉。
    2.治法
    以主穴为主,先于患部周围皮下寻得呈现紫暗色怒张之小血管(如小血管怒张不显,可选周围显现静脉),消毒后,用圆利针(如无此针具,可用28号半寸针代替),迅速刺入血管,摇大针孔,缓慢出针,待黑血自行溢出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每次可刺4~5针。委中穴取患侧,寻找怒张之络脉,刺血3~4滴。配穴二组,任选一组,用28号毫针直刺1寸~1.5寸,得气后施提插结合捻转之泻法,不留针。开始每日1次,2次以后改隔日1次,不计疗程,以愈为期。一般治3~6次,如治2~3次效果不明显者,应考虑用其他方法。
    3.疗效
    共治131例,除2例无效,2例中断治疗外,余均痊愈,其有效率为96.9%[6,7,9]
    (四) 粗针
    1.取穴
    主穴:神道透至阳。
    2.治法
    选用牙科用直径为1.0mm的不锈钢合金钢丝加工成长125mm(针体100mm,针柄25mm)的粗针,让患者端面坐,双手半握拳,屈肘交叉放在两臂上,肩下垂,头部屈曲下低,使背部皮肤拉紧,充分暴露椎体棘突。取准穴位后,皮肤常规消毒,用左手固定棘突上缘皮肤,右手将针以30度角快速刺入皮下,继而将针压低贴紧皮肤,针尖在皮下沿棘突中线缓缓向下刺时,针的方向和脊柱中线平行,切忌向侧歪斜,一般留针2小时~8小时,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疗程间休息3天。
    3.疗效
    上法共治疗47例,经3~7次的治疗,均获痊愈[10]
    (五) 其他措施
    1. 卧床休息,抬高患处。如同时有足癣,应治好足癣防止复发。
    2. 局部可用50%硫酸镁湿热敷或1:4000~1:8000高锰酸钾作冷湿敷。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安××,男,61岁。1980年5月10日初诊。
    主诉:小腿肿痛1个月。
    病史:月前左下肢小腿胫侧下段出现肿胀,灼热,痛痒兼作,皮肤鲜红,扩展至18cm×9cm,边缘清楚且高于正常皮肤,行步艰难,伴烦躁失眠,肌注青霉素2周未效,杜冷丁、安定仅暂时止痛。求治针灸。
    检查: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行走困难,左下肢小腿胫侧下段红肿,约18cm×9cm大小。舌红苔薄黄,脉数。
    诊断:丹毒。
    治则:清热凉血,破瘀解毒。
    取穴:局部暗紫色小血管怒张处。
    治法:于患部周围皮下呈现暗紫色小血管怒张处消毒,用圆利针(或28号半寸毫针)刺入血管,慢出针,待黑血自行溢出。每刺4~5针。每日1次,3次后隔日1次,加刺血海、隐白,摇大针孔,挤血数滴。
    针刺2次后,肿消,3次痛止,6次症状消失。活动自如,愈后2个月随访,无异常。
    (程隆光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宋蕃英.针刺出血治疗丹毒.中医研究工作资料汇编(二),1958:11,上海
    [2]赵明荣.放血疗法治疗丹毒.天津医药,1976;(5):246
    [3]朱阿林.电针治疗软组织炎的疗效观察.中华外科杂志,1960;8(2):190
    [4]奚永江等.针刺治疗丹毒急性发作20例疗效观察.广西中医药, 1982;(6):5
    [5]朱全军.刺血加拔罐治疗丹毒.上海针灸杂志,1990;9(3):封3
    [6]于江川等.直刺放血治疗丹毒50例.中国针灸,1988;8(6):25
[7]程隆光.络刺法治丹毒21例.中国针灸,1986;6(4):33
    [8]王清彦.针刺四缝穴治疗丹毒44例.陕西中医,1986;7(11):528
    [9]田家耐.刺血为主治疗丹毒流火60例.中国民间疗法,1997;(1):22
    [10]张和平.粗针治疗丹毒39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6;16(11):50
    [11]张毅明等.刺络拔罐法治疗丹毒疗效分析.上海针灸杂志,1999;18(2):14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