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急症针灸 > 现代治疗/外科急证   
● 辩证论治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 现代治疗
 急性症状
 内科急证
 外科急证
 妇产科急证
 儿科急证
 五官科急证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大全 急症针灸
 
- 急性乳腺炎 -
【概述】
 
    急性乳腺炎是由细菌感染所致的急性乳房炎症,多见于产后2周~6周哺乳妇女。临床表现为患病乳腺肿胀疼痛,局部变硬,皮肤发红并有触痛,患侧腋下淋巴肿大。常在数天内化脓。可伴高热、寒颤、倦怠及食欲不佳等症状。
    针灸治疗急性乳腺炎,现代报道始见于50年代初。但临床资料最为丰富的则在八、九十年代。各种剌灸之法,诸如体针、艾灸、挑治、刺血、拔罐、腕踝针、指针、穴位冷冻、火针等,均用于本病治疗,且都有较好的效果。就本文所收载的文章的病例统计,各种穴位刺激法对本病平均有效率达到95%~98%左右。不过,一般认为,病程愈短,针灸效果愈好,在24小时内治疗更佳;病程过长或已化脓者,疗效往往较差。

【病因病机】
 
【辩证分型】

【治疗】
 
    (一) 刺血
    1.取穴
    主穴:附分、膏肓、魄户、神堂、譩譆。
    配穴:大椎、陶道。
    2.治法
    主穴视其病灶所在部位选穴。乳中型:膏肓、魄户、神堂;乳上型:膏肓、魄户、附分;乳下型:膏肓、神堂、譩譆,皆取患侧穴。畏寒发热者加取配穴。定穴后作常规消毒,每穴放血三滴。刺血后,让病人侧身卧床,嘱其屈曲患侧上肢肘关节,将前臂压于身下,以手麻木为度。对有明显乳汁滞留者,可令患者坐在椅上,医者坐于病人患侧,以左手托其患乳,右手按其乳上,有节律地震荡其乳,至乳汁流空为度。上法均每日1次。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1)治愈:炎症及全身症状消失;(2)有效:炎症及全身症状部分消失,局部留有硬结;(3)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或反转严重。
    共治1116例,治愈1084例,有效2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98.9%[1,16]
    (二) 体针
    1.取穴
    主穴:肩井、天宗。
    配穴:足三里、曲池、膻中、中脘。
    2.治法
    主穴可独取一穴,亦可合用,据症情加配配穴。肩井仅用患侧,以28号2寸毫针,深刺进针1.0寸~1.2寸(注意不要伤及肺尖),用捻转加小提插(切忌大幅度提捣)手法,加强刺激,直至病人能耐受的最大强度,留针。天宗,直刺至骨,大幅度提插捻转,使针感最好能向整个肩胛和乳房部放散。余穴均用泻法。留针20分钟~30分钟。留针期间可用艾卷灸针柄和病灶部位。每日1~2次。
    3.疗效
    共治疗495例,有效率95%~100%[2,3]
    (三) 拔罐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患侧背部与乳房病灶相对应点。
    2.治法
    病人坐于椅上,面向椅背,背对医生,暴露背部。在阿是穴四周先涂以少量凡士林或油脂,以2寸直径之火罐对准穴位拔上,略等片刻,向上下左右推动各四次,待局部潮红或出现瘀斑后取下。亦可先以三棱针点刺后拔罐。每日1次。
    3.疗效
    本法仅适用于病程4天以内,且局部未化脓者。治疗150例,有效率达99.6%[4]
    (四) 穴位激光照射
    1.取穴
    主穴:膻中、乳根、足三里、阿是穴。
    配穴:分两组。(1)肩井、少泽;(2)梁丘、合谷。
    阿是穴位置:患乳肿胀、硬结最明显处。
    2.治法
    主穴每次必取,配穴据症酌加,每次用一组,二组交替。以氦氖激光治疗仪,波长632.8nm,输出功率达7mW,光斑直径4mm,照射面积12.56mm2,每穴照射5分钟。每日治疗2~3次。
    3.疗效
    治疗30例,除1例因未坚持外均愈(其中1例脓肿形成,配合切开排脓)[5]
    (五) 腕踝针
    1.取穴
    主穴:上2
    2.治法
    仅取患侧,针体与皮肤成30度角刺入,进皮后将针放平,针尖指向肘方向,进针1.4寸,用胶布固定针柄留针1小时~3小时。每日1次,不计疗程。
    3.疗效
    共治46例,治愈37例、显效7例,好转2例,总有效率为100%[6]
    (六) 穴位注射
    1.取穴
    主穴:郄门、肩井、郄上。
    郄上穴位置:伸时仰掌,腕横纹与肘横纹速线上中1/3交界处两筋间。
    2.治法
    药液:10%葡萄糖注射液、0.25%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0.5%安乃近、丹参注射液。
    每次仅取一主穴,或固定使用,或交替轮用。郄门穴,用10%葡萄糖注射液。以5号齿科针头垂直刺入穴位深约0.8寸~1.2寸,得气并回抽无血后,在2分钟~3分钟内将8ml~10ml药液注入穴中。肩井穴,用0.25%盐酸普鲁卡因2ml与0.5%安乃近1ml混合液,进针得气后全部注入穴中。郄上穴,用丹参注射液。将针头垂直略向上刺入,深约2cm,并作强刺激,使针感向上传导,再快速推入药液4ml。上述穴位,郄门、肩井取患侧,郄上取对侧穴,每日1次,4次为一疗程。
    3.疗效
    以上法共治急性乳腺炎患者180例,结果痊愈171,有效7例,无效2例,其总有效率为98.9%[10~12]
    (七) 指针
    1.取穴
    主穴:阿是穴、肩井、肺俞、膺窗、乳根。
    配穴:内关、郄门。
    阿是穴位置:背部压痛点。
    2.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选一穴。按先背后胸,自上而下的顺序,用食指或中指顶端按压穴区,使局部有胀感或向乳房放散,然后以右手四指并拢拍击患侧上臂内侧肌肉附着处,使局部潮红或青紫,最后嘱患者挤去奶汁。每日1次,3次为一疗程。
    3.疗效
    本法用于未化脓的急性乳腺炎患者,共治120例,均在1~3次获愈[13]
    (八) 皮肤针
    1.取穴
    主穴:分二组。(1)骶椎部、颈后部、乳房痛区;(2)乳根、膻中、期门、乳房痛区。
    配穴:发热加合谷、委中,腋下淋巴结肿大加肩井、曲池。
    2.治法
    每次取一组主穴,可交替应用,亦可固定一组,据症加配穴。用皮肤针叩刺,第一组穴宜用中等强度及频率弹刺;第二组穴重叩为主,叩至皮肤发红并有轻微出血为止。乳房痛区可以闪火法加拔火罐,留罐15分钟~20分钟,腋下淋巴肿大局部亦可加罐。配穴叩打法同第二组穴法。每日1~2次,3~5次为一疗程。
    3.疗效
    以上法共治184例,结果,痊愈169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100%[14,15]
    (九) 挑治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位于肩胛间区,特别多见于第5至第7胸椎旁开1.5寸处。为粟粒状红色小点,略带光泽,一般不高出皮肤,无明显压痛,压之不褪色。少则数个,多则数十个。
    2.治法
    每次选阿是穴数个,最好选患乳腺炎侧背部之反应点,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逐个挑治,针深1.5mm,随即用手在治疗区挤出少量血液。亦可用三棱针呈△形点刺三针,即拔火罐,留罐15分钟~30分钟。每日1~2次。
    3.疗效
    以上法治疗560余例,获得满意的效果,其中512例,刺3次后治愈389例,有效91例,无效32例,总有效率93.7%[8,9]
    (十) 穴位冷冻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膻中、乳根。
    阿是穴位置:乳房病灶之中央。
    2.治法
    每次主、配穴均取。用电子冷冻仪进行治疗。先将冷头柄接触阿是穴,使冷头柄温度调节至0℃~-15℃左右,冷冻2分钟~3分钟后移动冷头柄,从病灶中央逐渐向外扩展,每次约30分钟左右。接着移至配穴,每穴冷冻10分钟。一般每日1次,症情重者冷头柄温度可调节至-15°~-25℃,每日治疗2次。
    3.疗效
    共治114例,结果均在5天获愈,痊愈率达100%[7]
    (十一) 电针
    1.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胃热型加足三里、丰隆;气郁型加膻中、太冲;恶寒发热加曲池、合谷。
    阿是穴位置:乳房肿块、硬结处。
    2.治法
    主穴必取,配穴据症而加。嘱患者仰卧,暴露患乳,局部常规消毒,用28号1.5寸~2寸毫针对准结块底部,快速进行散在的多点斜刺(即在肿块下面每隔2cm~3cm处斜刺1针,呈圆形或弧形状)。视肿块的大小,一般用4~8根针,针尖指向乳中央,进针0.8寸~1.2寸。注意:针尖一定要顺着输乳管的走向。,不提插捻转,然后接G6805-2型治疗仪,选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能忍受为度。对于肿块较大者,通电时间可适当延长,电流强度在能耐受的情况下尽可能增大。配穴常规针刺,每10分钟行泻法1次。取针后,嘱患者按摩排乳。每日1次,每次30分钟,不计疗程。
    3.疗效
    疗效评定标准标准:痊愈:全身症状消失.肿块消散,疮口愈合;好转:全身症状消失,局部肿痛减轻;无效:治疗一疗程后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共治疗134例,结果:痊愈126例,好转6例,无效2例。有效率98.5%[17]
    (十二) 其他措施
    1.停止哺乳,吸出乳汁并用胸罩托起。针灸治疗后,宜配合局部用毛巾作湿热敷,每日3次,每次30分钟;或用红外线照射30分钟,每日1~2次。
    2.形成脓肿则应及时切开排脓。

【古案选介/名家验案】
 
    范××,女,30岁,病志号2645。
    主诉:左乳房肿痛7天。
    病史:患者1周前左乳房发生肿胀疼痛,疼痛牵引左上肢,曾到外科就诊拟注射青霉素,并建议切开治疗,但因青霉素试验过敏,不能应用,故来针灸科求治。
    检查:发育正常,舌红苔黄,心肺未见著变,肝脾未触及,左乳房于乳头外侧红肿,触之发硬,肿块如鸡卵大小,未有波动感,脉数。
    诊断:急性乳腺炎。
    治则:疏肝清胃,通络散结。
    取穴:大椎、身柱、心俞、肝俞、膈俞、屋翳、肩井、极泉、内关、阿是穴。
    治法:大椎、身柱、心俞、肝俞、膈俞、屋翳均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后,拔火罐15分钟,每次选2~3穴,各穴交替使用,每日1次。肩井、极泉、内关用毫针泻法针刺,每日1次,留针30分钟。阿是穴隔蒜灸,每次灸5壮,每日1次。以上方法治疗7次而愈。
    (王凤仪医案)
 
【主要参考文献】
    [1]许志新等.穴位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1000例临床总结.中国针灸,1981;1(3):5
    [2]高殿奎等.针刺肩井一穴治疗急性乳腺炎393例.中国针灸,1985;5(1):13
    [3]刘孝经.针刺治疗急性乳腺炎的体会.新医药学杂志,1974;(5):28
    [4]张竟波.拔火罐治疗急性乳腺炎150例疗效观察.江西中医药,1983;(5):18
    [5]张育勤等.氦氖激光穴位照射治疗急性乳腺炎30例.中医杂志,1982;23(7):28
    [6]匡仲梁等.腕踝针治疗急性乳腺炎46例疗效观察,中医杂志,1982;23(7):28
    [7]董治良等.穴位冷冻治疗急性乳腺炎104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1;11(4):13
    [8]刘西安等.三棱针背部挑刺治疗乳痈512例.湖北中医杂志,1986;(1):12
    [9]徐风林.三棱针点刺治疗乳腺炎.吉林中医药,1981;(2):31
    [10]王智松.郄门穴注射葡萄糖治疗急性乳腺炎.实用中西结合杂志,1990;3(1):47
    [11]黄理先.肩井穴穴位注射治疗乳腺炎.中级医刊,1989;24(1):42
    [12]王炳炎.郄上穴穴位注射治疗急性乳腺炎60例.陕西中医函授,1990;(2):43
    [13]吴德秀等.指针治疗乳痛120例.中国针灸,1988;8(2):19
    [14]陈俊义.皮肤针疗法治疗急性乳腺炎134例.新疆中医药,1988;(2):45
    [15]张世允.皮肤针配合火罐治疗急性乳腺炎50例.中国针灸,1988;8(3):33
    [16]张庆熙等.膏肓穴点剌放血治疗急性乳腺炎116例.中国针灸,1997;17(1):20
    [17]熊修安等.电针治疗急性乳腺炎134例疗效观察.中国针灸,1999;19(10):597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