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针灸意外预防 > 脊髓损伤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内科病症
 外科病症
 妇产科病症
 儿科病症
 五官科病症
 皮肤科病症

  针灸大全 意外预防
 
- 脊髓损伤 -
【概述】
 
    针刺损伤脊髓,在我国古代已有这方面的教训,《素问·刺禁论》:“刺脊间,中髓,为伛。”。现代报道,首见于1957年[1]。尽管这类意外事故临床上并不少见,但公开发表的资料不多。特别是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我国针灸界一度曾片面提倡深刺、重刺颈背部的督脉穴位,针刺不当所致脊髓损伤事故出现颇多,仅作者临床所遇到的和见到的针刺伤及脊髓的病人亦有多例,虽均未造成严重后果,但也给病人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特别是有人报道电针大椎,损伤脊椎致死的事故,更应引以为戒。

【损伤原因】
 
    脊髓受到椎骨、韧带等组织保护,之所以造成针刺损伤,与下列原因有关。
    一、穴位原因:多因取用督脉上的穴位引起。其中,以大椎、陶道等穴最为常见,损伤后症状亦较严重。
    大椎深部相当胸Ⅰ、Ⅱ节段水平。针刺过深易致损伤。如某一患者,男性,31岁。患精神分裂症(猜疑型),曾做过胰岛素休克和电休克等数十次,尚有自杀企图和对女性缺乏礼貌等行为。曾在当地医院诊治,予针刺疗法,穴取风府等,每天施术1次,均采用深刺至脊髓,针刺治疗后,自杀行为已不明显,但发生尿滞留3天,以及出现左脚跛行,随访3个月未见恢复[1]
    陶道深部为胸Ⅱ、Ⅲ节段水平,正处于颈膨大部。针刺过深亦易伤及。
    二、操作原因
    (一)、毫针刺之过深,伤及脊髓实质,大幅度的提插捻转,则可加重此种损伤。
    (二)、穴位注射,注射针头深入椎管,刺伤脊髓,或推药速度过快过猛,剂量过大或药物浓度过浓,刺激性太强,亦可使脊髓损伤。作者于1971年曾治一例14岁的脑病后遗症(愚钝)患儿,以卤碱注射液2ml,维生素B1和维生素B12各1ml,混合注射入大椎穴。采用5号齿科针头,深刺达针体之4/5,迅速推入药物。拔针后,患儿即出现四肢瘫痪,小便失禁,但神志清楚。后采用大椎穴局部热敷,卧床休息约13h,始逐渐恢复。
    (三)、电针刺激,电流强度过大,频率过快,通电时间过长,都有可能损伤脊髓。

【临床表现】
 
    针刺损伤脊髓,因程度不一而症情有别,常见的类型为:脊髓震荡和脊髓刺伤。
    一、脊髓震荡:是一种轻微的脊髓损伤,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脊髓功能暂时的或一过性的传导障碍。病理组织上无器质性变化。表现为部分,或极少出现全部脊髓的暂时性的传导障碍,包括节段性感觉障碍,运动障碍(肢体弛缓性瘫痪、四肢瘫或下肢截瘫),有的尚伴有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大小便失禁、尿潴留等),各种反射消失。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无变化。
    脊髓震荡,多数由于穴位注射刺之过深,注药过快、过猛,药物剂量过大或刺激性较大所致;电针刺激,在针刺过深,电流过强、频率过快的情况下也易于造成。
    二、脊髓刺伤:在针刺损伤脊髓中,也属常见的一种。脊髓刺伤,多因刺伤过深,伤及脊髓灰质所致。其主要病理生理变化是脊髓组织因刺伤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出血、水肿,重者可进而软化、坏死。症状为脊髓功能障碍,包括损伤节段以下的肌张力降低,明显的运动和感觉障碍,直肠和膀胱括约肌障碍,腱反射和病理反射消失,并可引起某些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脏功紊乱等)。轻者表现为呈一侧或双侧不完全瘫痪,病人不能行走或跛行。脊髓损伤严重者可出现完全性瘫痪(四肢瘫或截瘫),大小便失禁,各种反射消失等。
    另外,针刺损伤可引起椎管内出血,可为脊髓蛛网膜下出血,血液的积聚引起脊髓的压迫。其症状,多有轻度颈项强直,轻微头痛,及上述症状;体征则以脑脊液的变化最具特殊性,颅内压常偏高(可超过200mmH2O),外观呈血性,镜检可见大量红细胞存在。如某一17岁男性患者,因觉颈项酸痛在校医室经某医生用针深刺后背上部第1脊柱间隙约1.5寸,出针后又在穴上拔罐5min,当时仅觉后背不适,但一直不见好转,当晚感觉双下肢麻木,活动受限,后背及后颈部疼痛,轻微头痛,近5~6h二便未行。体格检查:神志清楚,问话回答准确,瞳孔等大正圆,眼球运动良好,光反射正常,伸舌正中,无面瘫。双上肢活动正常,双下肢不完全瘫,肌力Ⅲ级,双下肢痛觉正常,深感觉减退,腱反射正常,巴氏征(+),霍夫曼征(-),颈强(+)。当即行腰穿,见有血性脑脊液,压力2.7kPa (275mmH2O)。诊断:脊髓蛛网膜下腔出血。后经3日治疗,患者基本恢复正常,只有颈强,屈颈略疼痛。1个月后,诸症尽愈,无后遗症[2]

【预防方法】
 
    一、掌握针刺深度与方向:大椎等穴针刺时,应严格注意针法。大椎穴取穴,病人宜正坐,头向前略倾,先直刺0.5寸,然后略向上刺1~2寸。进针层次为:刺入皮肤→皮下组织→项部诸肌肉→棘间韧带→黄韧带→硬膜外腔(内有丰富的静脉丛及淋巴管)→坚韧的硬脊膜。一般不能穿透硬脊膜。如穿过硬脊膜,即进入蛛网膜下腔,常有空落感,应迅速将针外提,以免损伤软脊膜和脊髓。
    二、注意操作手法:毫针刺,不要为了盲目寻求“触电感”而深刺猛刺。这可能与某些针灸书刊不适当的强调有关。穴位注射的药量不宜太大,药液刺激性要弱,必要时加以稀释,推药速度应缓慢。督脉针刺时,尽量避免通电,如确因治疗需要,电流量要适中,不可突然变化,并宜控制通电时间。对不合作的患者,操作时要特别谨慎,留针过程应密切注意(一般不留针),以防不测。

【处理方法】
 
    在脊髓休克期,应尽早准确判断是脊髓震荡还是脊髓损伤,以便妥善处理。
    一、脊髓震荡:无须特殊治疗方法。令病人静卧平板床,严禁任意翻动。在此期间,注意护理,细心观察临床症状和血压、脉搏、呼吸及体温等的变化,以便能早期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措施。如为穴位注射所致,可在局部湿热敷。以促进药物消散吸收。
    单纯脊髓震荡,只要处理妥当,经过数分钟、数小时至数日,其功能障碍可完全恢复。
    二、脊髓刺伤:其一般处理和上述相似。治疗上采用脱水疗法(尿素、甘露醇)以消除脊髓水肿、激素治疗(糖类激素为主)以及采用高压氧和低温疗法等。如出现尿潴留,可留置导尿管。病人瘫痪时间较长,应注意预防肺及泌尿系统感染,给以必要的抗感染治疗;精心护理,按时替病人翻身擦背等,以防止褥疮,并要加强营养。
    脊髓刺伤,约在伤后3~6周左右,脊髓的水肿等逐渐消失,功能多可恢复。对于伤后脊髓症状逐渐加重,感觉及运动等障碍的水平不断上升者,必要时转外科手术治疗。对针后即刻症状严重者,则应迅速转科进行抢救。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