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针(之二)
(一)取穴
主穴:人迎。
配穴:突眼加攒竹、睛明、丝竹空,心率快加内关,高代谢症状加足三里、神门、三阴交。
(二)治法
人迎穴相当于甲状腺体中心,每次必取,配穴据症而加。人迎穴刺法:左手将甲状腺体抬起,右手持针呈25度角刺入中心部位,如腺体肿大局部隆起,可据肿大情况选择刺入最佳点,可稍向下或左、右移动一些均可,但无论从哪个位置刺入,针尖必须刺到肿大腺体或结节的中心。若肿大腺体结节坚硬如石,则须运用指力才行。进针后施提插补泻手法,平补平泻,一般针刺入后提插6遍即可出针。配穴应轻刺浅刺,平补平泻,不重刺不留针。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为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疗效判别标准:临床控制:高代谢、高循环动力症状、突眼症状及甲状腺肿大,实验室检查均正常;显效:高代谢、高循环动力症状基本消失,仍有轻微突眼症或甲状腺肿大未完全消失,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有效:上述诸症状体征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接近正常范围;无效: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均无变化。
治疗112例,临床痊愈72例(64.3%),显效30例(26.8%),有效10例(8.9%),有效率达100%[7]。
穴位激光照射
(一)取穴
主穴:扶突。
配穴:耳门、睛明。
(二)治法
每次主穴和配穴各取1穴。以氦氖激光器聚焦照射,功率为25毫瓦,波长6328λ,光斑直径2毫米。主穴每天照射5~7分钟,配穴照射3~5分钟。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一般治疗1~2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14例,临床痊愈6例(42.9%),显效6例(42.9%),有效2例(14.2%),有效率达100%[10]。
穴位电疗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太阳、内关、神门。
阿是穴位置:肿大之甲状腺外侧。
(二)治法
主穴、配穴均取。应用电脉冲理疗仪治疗,将交流电变直流电输出,输出电压为25伏。以电极板代替针刺。将高频或音频的两侧电极板,置于阿是穴,行强刺激。两组低频输出线,一组置于太阳穴,一组置于内关、神门。予中等强度刺激。每次刺激时间为30~40分钟。每日1次,18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7天。
(三)疗效评价
共治83例,临床痊愈42例(50.6%),显效18例(21.7%),有效14例(16.9%),无效9例(10.8%),总有效率为89.2%[8]。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上天柱。
(二)治法
透明质酸酶1500单位加醋酸可的松25毫克,为1次注射量。将药液吸入注射器,以5号齿科针头速刺破皮,进针上天柱穴,逐步向前送针至1~1.5寸深,略加提插,待针感向同侧眼部或头部放射,回吸无血时,缓慢推入药液。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停治10天后,再作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法主要治疗内分泌性突眼症,疗效判别标准同体针之一。共治50例,计98眼。结果临床痊愈9只(9.2%),显效48只(49.0%),有效25只(25.5%),无效15只(16.3%),总有效率为83.7%。本法还对甲亢全身症状有改善,且有一定远期疗效[9]。
艾灸加火针
(一)取穴
主穴:大杼、风门、肺俞、风府、大椎、身柱、风池。
配穴:内关、间使、太溪、照海、复溜、三阴交。
(二)治法
每次取主穴3~4穴,辅穴2~3穴,穴位轮用。操作方法有三:①取米粒大之纯艾炷,着肤灸(无疤痕灸),每穴灸7壮;②以直径为0.7厘米之艾条,点燃后隔7~8层纸按压在穴位上,一按即起为1壮,每穴灸5~7壮;③以小号平头火针,在酒精灯上烧烫后,迅速点穴处1~2下。此三法可在一人身上施行,亦可分别施行或选择施行。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间隔3~5天,再行下一疗程。
(三)疗效评价
共治30例,临床痊愈4例(13.3%),显效11例(36.7%),有效15例(50.0%),有效率达100%[11]。
挑治加埋植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喉2、喉3、喉4、喉6、喉7、肝俞、鸠尾
配穴:心悸者加膻中、巨阙,消谷善饥者加中脘。
喉2点的位置:颈部正中线上,从状软骨结节上的凹陷正中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的连线上1/3折点处。
喉3点的位置:颈部正中线上,从甲状软骨结节上的凹陷正中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的连线下1/3折点处。
喉4点的位置:即胸骨柄上切迹正中上1寸处。
喉6点的位置:人迎穴直下,与喉2点相平。
喉7点的位置:人迎穴直下,与喉3点相平。
(二)治法
挑治法:患者仰卧,穴位常规消毒,以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皮丘作局麻后,医者用已高压消毒之大号缝衣针横刺表皮,翘高针尖,抬高针体作左右摇摆动作,把挑起的表皮拉断,再挑出一些稍具粘性的皮下纤维,直至把针孔周围的纤维挑完为止。操作完毕,创口涂上红汞,外贴无菌小纱垫。
埋植法:取鸠尾穴时患者仰卧,取肝俞穴时患者俯卧。穴位表面常规消毒后局部麻醉,手术部位铺上孔巾,医者用手术刀于矢状方向切开穴位皮肤,长约1cm,先用止血钳分离刀口周围皮下组织,范围2~3cm,割去少许分离的皮下脂肪,然后将准备好的无2号羊肠线4~5cm,打成小结放入穴位皮下,缝合刀口,消毒后外贴无菌纱块,5天后拆线。
每次1~2个主穴或配穴,开始每日挑1次,待常规点挑完后,可隔3~5日挑1次,10次为1疗程,第1及第2疗程结束时,即分别于鸠尾穴臁肝俞穴做割脂埋线疗法1次。1疗程未愈者,休息10天再行下1疗程。
(三)疗效评价
本疗法共治疗41例,经1~3个疗程的治疗,结果:治愈19例,占46.34%;好转:20例,占49.78%;无效2例,占4.88%。总有效率为95.12%[13]。
【主要参考文献】
[1]卢觉愚。突眼性甲状腺肿针效之研究。针灸杂志 1934;4(2):18。
[2]边玉桂。穴位注射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一例报告。针灸杂志 1966;(1):32。
[3]何金森,等。针刺、抗甲状腺药及针药结合治疗甲亢症临床疗效分析。针灸论文摘要选编(中国针灸学会),1987:87北京。
[4]金舒白。针刺治疗甲状腺病228例经验总结。中国针灸 1982;2(1):14。
[5]何金森,等。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的临床研究。上海针灸杂志 1983;(2):7。
[6]吴泽森,等。内分泌性突眼的眼征、症候及针刺治疗——附50例资料分析。广西中医药 1984;7(5):23。
[7]粟蕊。针刺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112例临床疗效分析。黑龙江中医药 1983;(3):57。
[8]王铭鼎,等。电脉冲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83例。湖北中医杂志 1985;(2):43。
[9]朱慧宝。穴位注射治疗内分泌突眼50例临床观察。中国针灸 1987;7(3):7。
[10]葛通远。激光照射穴位治疗突眼性甲亢及其机理探讨。中国针灸 1986,6(3):20。
[11]廖方正。灸法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30例。成都中医学院学报 1987;10(1):23。
[12]胡 军,等。针药结合治疗甲亢47例临床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4;7(2):122。 [13]黄柳和。挑筋割脂埋线疗法治疗甲亢。中国针灸 1995;15(1):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