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针灸大全搜索:
 
   
 
医药网 > 中医药频道 > 针灸大全 > 针灸治疗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内科病症
 外科病症
 妇产科病症
 儿科病症
 五官科病症
 皮肤科病症
 剌灸法禁忌
 穴位禁忌
 内脏损伤
 神经系统损伤
 血管损伤
 针灸感染与折针
 针灸反应

  针灸治疗内科病症
 
-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
【概述】
 
    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是一种运动神经元疾病,以肌肉无力、肌肉挛缩、肌束颤动以及萎缩为主要临床表现。起病隐袭,进展缓慢,以40岁以后多见。本病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尚无有效措施阻止本病的进展。
    针灸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现代报道较早的,见于70年代。之后,陆续有临床文章出现。虽然病例数尚不多,但因本病临床上颇为难治,特述于此,以供参考。

【治疗】
 
    综合法
    (一)取穴
    主穴:大椎、手三里、曲池、合谷、足三里、阳陵泉、绝骨。
    配穴:命门、气海、血海、太冲、脾俞、内关、关元、鱼际。
    (二)治法
    主穴每次取4~5穴,酌配配穴1~2穴。大椎穴针时正坐头稍向前倾,缓慢进针,至患者感肢体发麻时,即出针。余穴均采用紧插慢提之补法。留针15~20分钟。留针期间,间隔施以补法。去针后,命门、气海、关元、脾俞等用无疤痕着肤灸法3~7壮。在颈、脊炷两旁及肌肉萎缩处,用皮肤针作中度中叩刺,以皮肤潮红,轻度出血为宜。第一疗程,每日1次。第二疗程起,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疗程间隔3~5天。
    (三)疗效评价
    以上法共治11例,1例为个案,均有效。余10例中,5例基本治愈(50.0%),2例进步(20.0%),3例无效(30.0%),总有效率为70%[1,2]
 
    体针
    (一)取穴
    主穴:华佗夹脊。
    配穴:大椎、脾俞、肾俞及肌萎部位的远近经穴。
    (二)治法
    以华佗夹脊为主,将相应穴位有侧重地轮流针刺。用迎随补泻法,尽量获取得气感应,留针30~45分钟。每日针刺1次,第1疗程不得少于90天,间息视病情而定,一般 不得超过90天;第2疗程可隔日1次。
    另外配合内服软索丸,外练八段锦。
    (三)疗效评价
    以本法治疗,取得较好的效果[3]
 
【主要参考文献】
    [1]魏炯明。针刺治疗进行性肌萎缩侧索硬化症。天津医药 1975;(5):259。
    [2]吴国风。针刺治疗进行性脊肌萎缩症及侧索硬化症各一例。四川中医 1988;(5):47。
    [3]程永德。针刺治疗进行性肌萎性侧索硬化症。上海针灸杂志  1993;12(2):76。
 
本栏目仅供学习与参考,切勿模仿施治!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生意社 - 生意场 - 网经社 - 产业互联网 - 企业风险评级 - 撮合交易 - 化工网 - 纺织网
   检测通 - 医疗器械网 - 企业官网服务 - 化工网商城
© 医药网版权所有 浙ICP证:浙B2-20080131-8 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浙)-经营性-2020-0027  浙公网安备 33010602010403     
市场:0571-88161141 服务:0571-88228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