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中药图谱搜索 |
|
分 类 |
|
|
 |
|
 |
收涩药 |
 | |
|
"收涩药
凡以收敛固涩为主要功用的药物称为收涩药。这类药物多有酸涩之味,分别具有敛汗、止泻、固精、缩尿、止咳等作用。用于治疗久病体虚、元气不固所致的自汗、盗汗、泻痢、脱肛等各种滑脱不禁的证候。《本草纲目》记载,“脱则散而不收,故用酸涩之药以敛其耗散”。
收敛固涩属于治标应急的方法,临床常与补益药同用,治标固本兼顾,根据具体的证候,配伍他药。本类药物大都含有鞣酸。
五倍子含鞍70-80%。鞣酸作用于粘膜、创面溃疡可使蛋白质沉淀凝固,成为不溶解的化合物,形成薄膜,将患部覆蔽。对于分泌细胞也有同样作用,可使其干燥,固组织表面紧密,小血管受到压迫,或收敛使血液凝固,从而达到止血。对轻微的肠道炎症,其收敛作用,又可以止泻。此外还有防腐作用,常用于消炎。所以,在发生出血、下痢、肠溃疡、多汗症以及粘膜炎症时,比较适用,但对于急性炎症应当避免应用,因可使炎症表面结痂,遮盖感染,妨碍正常组织的生长。如大量吸收,可伤害肝脏。五倍子体外实验对多种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及杆菌(伤寒、副伤寒、痢疾、炭疽、白喉、绿脓、大肠杆菌)有抑菌、杀菌作用。其抗菌不是由于酸性作用,而是由于所含的鞣酸凝固蛋白,以及其他成分所致。
石榴皮含鞣质10.4-21.3%。临床观察证明,石榴皮碱与鞣质结合者驱虫效果好,因为鞣质能使生物碱变成难溶难吸收的化合物,从而充分地对肠寄生虫发挥作用。石榴皮在体外试验对绿脓杆苗、福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还有抗流感病毒的作用。石榴皮因有收敛涩肠作用,适用于久泻久痢、便血脱肛等。《本草纲目》谓:“止下痢下血、脱肛、崩中、带下”。近代临床用以治疗急、慢性痢疾均有效。
赤石脂为单斜晶系的多水高岭土,当赤石脂在150~2000C,尚余二分子水时,即成为高岭土,含硅酸铝及氧化铁等,对粘膜有收敛和吸附作用,能吸收消化道内的有毒物质、细菌毒素及食物异常发酵的产物,并保护消化道粘膜。又能涩肠止血,治久痢便血等。研末外用治疮痈溃后久不收口,能生肌收口。《本草经》载:“主黄疽,泄利肠澼,脓血,阴蚀,下痢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近代研究其药理作用与古书记载相符。
金樱子含鞣质,其煎剂对金葡菌的抑菌作用最强,其次对变形杆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也有抑制作用;对流感病毒PR8株抑制作用较强,在1:3200的水溶液中,对流感病毒仍有抑制作用,用金樱子治疗家兔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可以降低血清胆固醇及β脂蛋白,肝脏脂肪沉着与粥样硬化程度均较轻微。
乌梅乙醇浸液、煎剂及粉剂,体外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绿脓杆菌、霍乱弧菌、枯草杆菌及人型结核杆菌等皆有显著的抗菌作用。乌梅煎剂在试管内对须疮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石膏样小芽胞菌等致病真菌也有抑制作用,并能减少豚鼠蛋清性及组胺性休克动物的死亡数。临床用A型超声波检查,口服乌梅有收缩胆囊的作用,剂量增大,胆囊收缩和排胆作用也更明显,故适用于胆石症、胆囊炎及胆道蛔虫症。
五味子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及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及降低谷丙转氨酶,都有明显作用,五味子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朦胧主抑制过程,促使两种过程相互平衡。《本草纲目》记载:“补虚劳令人体悦泽,明目,暖五脏,壮筋骨”。祖国医学认为五味子是补虚益气的强壮滋补剂,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机能的调整有关。又五味子的镇咳作用,与中医书中记载的敛肺气而止喘咳是一致的。"
| |
|
·分心木
拉丁:Semen Juglandis
药材性状:本品多破碎成半圆形片状或不规则片状,完整者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3cm。表面棕色至浅棕褐色,稍有光泽,边缘不整齐,上中部有一卵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长约占隔膜直径1/2,边缘增厚处呈棕褐色,增厚部分汇合延伸至基部。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涩。
| |
|
·莲子心
拉丁:Plumula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细棒状,长1~1.4cm,直径约0.2cm。幼叶绿色,一长一短,卷成箭形,先端向下反折,两幼叶间可见细小胚芽。胚根圆柱形,长约3mm,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小孔。气微,味苦,
| |
|
·莲须
拉丁:Stamen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呈线形。花药扭转,纵裂,长1.2~1.5cm,直径约0.1cm,淡黄色或棕黄色。花丝纤组稍弯曲,长1.5~1.8cm,淡紫色。气微香,味涩。
| |
|
·南五味子
拉丁: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
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 |
|
·海螵蛸
拉丁:Endoconcha Sepiae
药材性状: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金乌贼:长13~23cm,宽约至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 |
|
·芡实
拉丁:Semen Euryales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 |
|
·莲子
拉丁:Semen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 |
|
·金樱子
拉丁: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药材性状: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 |
|
·分心木
拉丁:Semen Juglandis
药材性状:本品多破碎成半圆形片状或不规则片状,完整者呈类圆形或椭圆形,直径2.5~3cm。表面棕色至浅棕褐色,稍有光泽,边缘不整齐,上中部有一卵圆形或椭圆形孔洞,长约占隔膜直径1/2,边缘增厚处呈棕褐色,增厚部分汇合延伸至基部。体轻,质脆,易折断。气微,味微涩。
| |
|
·莲子心
拉丁:Plumula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细棒状,长1~1.4cm,直径约0.2cm。幼叶绿色,一长一短,卷成箭形,先端向下反折,两幼叶间可见细小胚芽。胚根圆柱形,长约3mm,黄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有数个小孔。气微,味苦,
| |
|
·莲须
拉丁:Stamen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呈线形。花药扭转,纵裂,长1.2~1.5cm,直径约0.1cm,淡黄色或棕黄色。花丝纤组稍弯曲,长1.5~1.8cm,淡紫色。气微香,味涩。
| |
|
·南五味子
拉丁:Fructus Schisandrae Sphenantherae
药材性状:本品呈球形或扁球形,直径4~6mm。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常紧贴种子上。子1~2,肾形,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果肉气微,味微酸。
| |
|
·海螵蛸
拉丁:Endoconcha Sepiae
药材性状:无针乌贼:呈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长9~14cm,宽2.5~3.5cm,厚约1.3cm。背面有磁白色脊状隆起,两侧略显微红色,有不甚明显的细小疣点;腹面白色,自尾端到中部有细密波状横层纹;角质缘半透明,尾部较宽平,无骨针。体轻,质松,易折断,断面粉质,显疏松层纹。气微腥,味微咸。
金乌贼:长13~23cm,宽约至6.5cm。背面疣点明显,略呈层状排列;腹面的细密波状横层纹占全体大部分,中间有纵向浅槽;尾部角质缘渐宽,向腹面翘起,末端有1骨针,多已断落。
| |
|
·芡实
拉丁:Semen Euryales
药材性状:本品呈类球形,多为破粒,完整者直径5~8mm。表面有棕红色内种皮,一端黄白色,约占全体1/3,有凹点状的种脐痕,除去内种皮显白色。质较硬,断面白色,粉性。无臭,味淡。
| |
|
·莲子
拉丁:Semen Nelumbinis
药材性状:本品略呈椭圆形或类球形,长1.2~1.8cm,直径0.8~1.4cm。表面浅黄棕色至红棕色,有细纵纹和较宽的脉纹。一端中心呈乳头状突起,深棕色,多有裂口,其周边略下陷。质硬,种皮薄,不易剥离。子叶2,黄白色,肥厚,中有空隙,具绿色莲子心。无臭,味甘、微涩:莲子心味苦。
| |
|
·金樱子
拉丁:Fructus Rosae Laevigatae
药材性状:本品为花托发育而成的假果,呈倒卵形,长2~3.5cm,,直径1~2cm。表面红黄色或红棕色,有突起的棕色小点,系毛刺脱落后的残基。顶端有盘状花萼残基,中央有黄色柱基,下部渐尖。质硬。切开后,花托壁厚1~2mm,内有多数坚硬的小瘦果,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无臭,味甘、微涩。
| |
|
::::::共有 22条记录, 3页,显示 1-- 8 1 2 3 下一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