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 中医学习  难病诊治  针灸大全  中药图谱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药膳食疗  保健养生  中医药资讯
分 类:
标 题:
作 者:
关键字:
全 文:
 
 
中医文献分类

文献研究
书刊述评
验方验案
其它文献

学术探讨
文献综述
名医经验

中医文献杂志

总第

  本栏目由医药网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联合推出。中医文献杂志每年出版4期,医药网刊登从总第39期开始,逐年递增。文献内容若有出入,应以原刊物为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电话:
  021-54560625
  021-64371481-8028

  医药网电话:
  0571-88228426


  支气管哮喘辨证用药心法

支气管哮喘辨证用药心法

作者:邵长荣

关键词:中医药疗法 支气管哮喘 辨证用药
    哮喘,在中医学范畴中含 义是比较广的。医书载有“咳而上气为喘”,喉中水 鸡声为哮。下面就其治法结合笔者的临床所得加以概 述:
 
    一、发作期的治 疗
 
    (一)寒喘:
 
    多采用温肺散寒,疏 风解痉法。小青龙汤《伤寒论》其组成为麻黄、桂 枝、芍药、甘草、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是治 疗寒喘有名的古方,往往在轻、中度发作时有一定的 效果。近年来对本方的研究也有所深入,首先是在用 量和配伍方面的变化。如麻黄的用量有由3~5克逐渐 加到9~15克的趋势,但也带来服本品后性躁、发汗, 心悸的副作用。因此,我在加强麻黄用量的同对,加 重芍药、五昧子的用量,敛肺降气,并有协调平喘, 宽胸之功能。而且以我的临床经验认为。赤芍、白芍 往往同用,取白芍理气,赤芍理血,这对病程较长者 来说,气血同治,不但可防止麻黄发汗心悸等副作 用,而且可提高平喘效果。至于高血压、心脏病患 者,麻黄仍须慎用或不用。我常采用黄荆子,黄荆子 是马鞭科,牡荆属黄荆的果实,性温,味辛昔,有祛 风化湿,降气定喘的功效,但无麻黄的副作用。关于 细辛的用量问题,我认为有探讨的必要。因为古代有 细辛的用量不过钱(3克)的说法,主要指的是细辛末直 接吞服,用水煎也可用到6~10克。一般可掌握在左 4.5克左右,有时加入杜衡同用,与细辛可起到相辅相 成的作用。杜衡别名马蹄香和土细辛,为马兜铃科细 辛属有特殊的辛香气.其性微苦温,可散寒止咳,祛风 平喘。在小青龙汤中加入射干一味,取射干麻黄汤之 意,对咽喉不利,痰声漉漉者甚为适宜,伴有咽喉耳 鼻发痒,及易打嚏流涕等情况,可加入辛夷,苍耳 子、藿香、茵陈等品,后二味一般用于治疗哮喘不多 见,但我在临床中遇到胸膈烦满气机不畅者加入藿 香、茵陈,常可增加芳香解痉,疏理顺气,宣窍宽胸 的作用。遇到痰湿重的病人,小青龙汤效果不甚理想 在临床上多见于哮喘而并发慢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扩 张的患者,在辨证中常有“痰饮”、“寒饮”的见 证,可加入健脾化痰或温肺化饮之品,如桔皮、姜半 夏,姜竹茹、熟附块、肉桂等。我常用石菖蒲、苍 术、川朴等,可以加强辛开宣窍,化湿逐痰,使气道 通畅,有助于哮喘的缓解。至于有支饮的见证,除葶 苈大枣泻肺汤外,我常加陈葫芦、猪苓、茯苓、车前 草等利水湿而不伤正气。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供应商 | 化工搜索 | 服装网 | 纺织搜索 | 化工人才网 | 化工设备 | 生意宝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