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尔辛教授,
中西医结合之名家,其创立的健脾理气治疗肝癌的学
术思想,早已为中外同道所赞誉,余幸得其教诲,现
将学习所得献于同道。
一、扬传
统
辨证重于辨病
于老认为,中
医治病,重在辨证。辨证的精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
疗效果的好坏,对于作为辨证主要依据之一的证候辨
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肝癌患者的证候大致可以分成
以下几类:(一)表现为消化道的症状,如上腹饱胀,
胃纳减退、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二)与肝癌
肿块发展相关的症状,如上腹肿块,肝脏肿大等。
(三)疼痛的症状,包括肝区疼痛,腰背疼痛,右肩部
疼痛等。(四)全身性的症状,如消瘦乏力,恶寒、发
热等。据此证候,《内经》云:“有所劳倦,形气衰
少,谷气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气热,热气
薰胸中,故内热。”此论与肝癌证候有所关系。肝癌
证可见神疲乏力,形气衰少;谷气不盛,即纳差;上
焦不行则见上腹满胀;下脘不通而致便闭;中土失
运,而致泄泻;胃气热,热气薰胸中,故致胸腹大
热,甚则体温升高,此热非他,胃热也。《内经》所
论,实可为肝癌辨证论治之大纲。第一类消化方面的
症状和第四类某些全身症状,虽和脾胃虚弱,运化失
常有关,然针对肝区肿块,疼痛之证候,又当如何解
释?于老谓,此中医辨证之精奥。李东垣《脾胃论》有
云:“脾病,当脐有动气,按之牢若痛,动气筑筑
然,坚牢如有积而硬,若似痛也,甚则亦大痛,有
是,则脾虚病也”,其中“按之牢若痛”、“甚则亦
大痛”、“坚牢如有积而硬”等症状,东垣均指为
“脾病”,且明确指出为“脾虚病也”。而创健脾理
气佐以消导之法治疗肝癌,其实质就是理顺脾胃之纳
与化,升与降的正常关系,加强恢复其固有的“原动
力”,使之生生不息,以克顽疾。自拟加味四君子汤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黄芪、杞子、八月扎、神
曲、麦芽、生山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