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秘录》
又名《本草新编》(以下简称秘录》),成书于康熙
年间,署名陈士铎著。作为一部中医古籍孤本,目前
对著作者仍有疑议。但该书关于中医“七方”、“十
剂”等方剂理论和中药性能的独到阐述和见解,对方
剂理论研究者和中医药初学者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本文试作浅述如下。
一、尊重
古训,而不泥古,系统总结“七方”、“十剂”学说
据丹波元胤
《中国医籍考》所载金以谋序略和作者本人于《秘
录》“凡例”中所言,《秘录》的编著动机,首先是
整理历代《本草》,“上探羲皇,旁证仙真,寤寐通
之”,“发明《素》、《灵》秘奥,绝不拾世间浅
庶。”故陈士铎尤为尊崇岐伯之说,对“七方”、
“十剂”的论述,每将岐伯之言列于章首,并作为每
条方、剂内涵之宗;同时陈氏也将“七方”、“十
剂”作为指导临证组方的基本理论核心,虽辨析质询
而不离其宗。但在具体的论述中又表现出极大的辨证
灵活性,如“大方不多用药,终难为大方。不知大方
之意,在用意之大,不尽在用药之多也”。“泻剂所
以治闭乎,抑治开乎?,不知泻剂开、闭俱可用
也”。等等,均宗古而不泥古,从而对“七方”、
“十剂”学说进行了系统而公正的总结。此外,《秘
录》还增录了“辟陶隐居十剂中增入寒热二剂论”和
“辟缪仲淳十剂内增入升降二剂论”,并进行了辨证
分析和驳议,增强了其尊崇“七方”、“十剂”的合
理性和论述的深刻性与广泛性,提高了《秘录》的鉴
赏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