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
士,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对医药养生学亦
有研究,著有《苏学士方》,后人将其与宋代科学家
沈括所著的《良方》合刊,称作《苏沈良方》,有十
几种版本传世,为医苑杏林所称道。在其笔记杂著
《东坡志林》、《仇池笔记》中,苏轼以短小精悍的
笔触,记载了诸多的宋代中医药文化的史料。清代陆
锡熊、纪昀、王嘉会在《钦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
《苏沈良方提要》中说:“宋世士大夫类通医理,而
轼与括尤博洽多闻。其所征引,于病证治验,皆详著
其状,确凿可据。其中如苏合香丸、至宝丹、礞石
丸、椒朴丸等类,已为世所常用,至今神效。”
医家小传
苏东坡一生热心于济世救
人的医药学,与医药学家们交游甚厚。他与眼医王彦
若、气功师李若之、精于医药和佛学的佛印和尚等皆
为挚友。被贬谪居黄州时,苏轼结识了“善医而聩”
的医家庞安时。《东坡志林·记游》中,有苏与庞结
伴同游名胜古迹沙湖清泉寺,饮酒吟词的记载。留下
“谁道人生再少时?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
鸡!”的词句。庞安时是宋代中医伤寒学派的大家,在
所著的《伤寒总病论》卷末,附有《上苏子瞻端明辨
伤寒论书》一篇,论述了著此六卷书的要义概况:
“所撰伤寒解,实用心三十年。广寻诸家,反复参
合,决其可行者,实敢编次。”苏轼在《答安时帖》
中盛赞说:“惠示伤寒论,真得古贤救人之意,岂独
为传世不朽之资?盖已义贯幽明矣。”在《东坡志林》
中,苏轼还叙述了自己于宋元丰五年三月(1082年)患
左手肿,庞一针即愈的求医经历。并对庞氏开玩笑
说:“余以手为口,君以眼为耳,皆一时异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