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 中医学习  难病诊治  针灸大全  中药图谱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药膳食疗  保健养生  中医药资讯
分 类:
标 题:
作 者:
关键字:
全 文:
 
 
中医文献分类

文献研究
书刊述评
验方验案
其它文献

学术探讨
文献综述
名医经验

中医文献杂志

总第

  本栏目由医药网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联合推出。中医文献杂志每年出版4期,医药网刊登从总第39期开始,逐年递增。文献内容若有出入,应以原刊物为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电话:
  021-54560625
  021-64371481-8028

  医药网电话:
  0571-88228426


  李时珍药用衡量析疑

李时珍药用衡量析疑

作者:李具双 付笑平

关键词:李时珍 《本草纲目》 度量衡
摘要:本文对《本草纲目》 所述衡量进行了辨析。认为后人不理解李时珍衡制的 主要原因是,他概述了自汉唐至明清不同时代的使用 的衡量制度。
    
 
    古代的药量单位和量值, 随着历史的发展有很大的变化。自南北朝时期的陶弘 景到明清时期的医家,都有论述,但所述不一。陶弘 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 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 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 尔依此用之。”唐名医苏敬在《新修本草》中引用了 陶弘景的这段话之后说:“但古秤皆复,今南秤是 也。晋秤始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 耳。金银丝绵,并与药同,无轻重矣,古方唯有仲景 而己涉今秤,若用古秤作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 秤,悉用今者尔。”此外,孙思邈、李杲等人对陶弘 景的这段话皆有评述。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引用 了陶弘景和苏敬的话之后说:“蚕初吐丝曰忽,十忽 曰丝,十丝曰厘。四厘曰累(音垒),十厘曰分。四累 曰字,二分半也;十累曰铢,四分也。四字曰钱,十 分也。六铢曰分(去声),二钱半也。四分曰两,二十 四铢也。八两曰锱。二锱曰斤。二十四两曰镒,一斤 半也,准官秤十二两。”[1]就衡制来说,李时珍在 这里给出了完整的衡制及进位关系,但后人认为其衡 制关系混乱不堪,无法在临床使用。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供应商 | 化工搜索 | 服装网 | 纺织搜索 | 化工人才网 | 化工设备 | 生意宝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