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为祖国医学理论中
特定之名称,在现代医学中无有此名。然而“营”的
含义是什么?在人体生理活动中发挥什么作用?历来鲜
有人对此进行专题论述。综观《内经》三十六卷共162
篇专论中,提及“营”者,共有81处,遍涉41篇,占
25.4%,且有《灵枢·营卫生会》、《灵枢·营气》、
《灵枢·五十营》三篇,分别以“营”立名,足见
“营”在《内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今笔者试
从文献学角度对此作一探讨,请教于同道。
一、精微物质之
营
何谓营?《灵枢·营卫生
会》篇曰:“营卫者,精气也”,《素问·金匮真言
论》曰:“夫精者,生之本也。”可见营是人体之精
气,生命之本。《灵枢·经脉》篇又曰:“营气已
满,而经脉大盛,”提示营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及身
体健壮之精微物质。《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荣
卫稍衰,则真气去。”也从病理上阐明营是人生的主
要物质。《灵枢·营卫生会》篇曰:“营在脉中”,
“清者为营”,故《中医大辞典》注释曰:“营,运
于脉中的精气。”是指行于脉中之精微物质。《经》
云:“脉为血之府”,血是脉中循行的主要物质,然
而脉又“壅遏营气,令无所避”(《灵枢·决气》),
显然营血相随同行,关系极为密切,故“营血”并称
之词。然两者毕竟有其根本之差异,考《灵枢·决
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可
见血是红色液态样物质。然营者,从“其清者为
营”,“泌其津液,注入于脉”(《灵枢·邪客》)而
论,营为清汁,可见营是注入血中之精津,并非血之
实体,而是随血同行的具有营养、维持生命活动之物
质。营之生成,在胎儿孕育之期,其得之母体之供
奉,故父母之禀赋直接关系婴儿之健壮。诚如《灵枢
·天年》篇曰:“血气已和,营卫已通,五脏已成,
魂魄毕具,乃成为人。”娩出后又须赖后天水谷精气
之充填,由水谷中之精华部分源源不断地补充给养,
故《灵枢·营气“篇曰:“营气之道,内谷为宝”,
“营者,水谷之精气也”(《素问·痹论》)。察营之
功用,乃是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它既是形
成人体胚胎,供给胎儿成长之营养物质,在人体形成
之后,营又参与并调节人的精神意志活动,在《老
子》及《后汉书·寇恂传》书有有“营魄”、“营
魂”之称,河上公注曰:“营魄,魂魂也,人得以
生,当爱养之。”《灵枢·本神》篇也有“营舍意”
之词,亦提示营与精神意志的内在关系。且营又为血
生成之基质,《灵枢·营卫生会》篇云:“中焦之所
出……化其精微,上注于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
身,故曰营气。”故马莳直率地言明:“血生于
营”。营还具有濡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之功能,其
“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生成”(李中
梓)。考“营”字与“荣”字古为通用之词,《说文通
训定声》谓:“荣,假借为营。”《中文大辞典》注
曰:“荣者,盛也”,“美色也”。营所到之处,均
见丰盛向荣之秀色矣。足见营是人体之营养要素。从
现代医学而论,营系泛指混于血中之各种营养成分,
它含有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蛋白质、脂肪、糖、氨基
酸、维生素等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甚至包含血浆中之
其它各种有用成分。在《内经》中营经常与气相提并
论,多处提及“荣气”。气是构成和维护人体生命活
动的最基本物质,以功能活动为其表露形式,并以其
主要组成部分、分布部位和功能特点之不同而各具其
名。由此可知营气是为营所化生之气,为营存在的外
在表露形式,即如张隐庵所说:“此津液化营而名营
气也。”营气只有依赖于营之存在,才能得以发挥其
化血、生津、荣生等功能,“营气”之词实际上就是
以营为物质基础的功能活动的体现,营属阴,气归
阳,“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营
与营气两者之间,乃物质和功能之不同称谓,互为体
用,营为气之根,营气乃营之外象,二者名异而质同
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