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献,有古近之分。
但一般所谓中医文献,常指辛亥革命以前之中医古代
文献。它是中医伟大宝库的具体体现,是中医学术的
宝贵遗产,是中医理论知识与临床经验的载体,是中
医学术研究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分。如何对待这一民族文化与中医学术的宝贵财富,
不仅是我们继承发掘中医学遗产的重要问题,也是继
承发扬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问题。以下就中医文献的
整理研究,略陈管见。
中医文献整理研
究历史的简要回顾
对于中医文献的整理研
究,究竟从何时开始?虽然其准确年代难以判断,但可
以肯定,从中医文献大量出现后,随之而来的,便是
对这些文献的整理研究。从《素问》、《灵枢》所收
篇文看,至少在成书时,即收载有前人整理过的一些
文章。如《素问》中的“阳明脉解”、“脉解”、
“针解”及《灵枢》中的“小针解”四篇解文,应是
对汉以前某些古文献的注释,后由《内经》作者收为
正文。又如《素》、《灵》正文中保留的少量校文,
应是对别本异文的校勘。又如《素问·离合真邪论》
云:“黄帝问曰:余闻《九针》九篇,夫子乃因而九
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篇。”《灵
枢·九针论》云:“岐伯曰: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
也,一而九之,故立以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
一。”这两段论述基本相同,均说明有人将《九针》
九篇衍释为八十一篇。据此,足以说明不仅《内经》
中保留有成书前经整理过的文章,且在先秦时期,已
在中医文献整理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