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随”意指逆顺。《说
文》:“迎,逢也”,“随,从也。”《辞源》谓
“迎”有“迎接、逆、反向”之义,“随”有“跟
从、顺从”之义。“迎随”其名始见于《内经》,
《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往者为逆,来者为
顺,明知逆顺,正行无问。迎而夺之,恶得无虚?追
(随)而济之,恶得无实?迎之随之,以意和之,针道毕
矣。”《灵枢·小针解》对此解释说:“迎而夺之
者,泻也;追而济之者,补也。”《灵枢·终始》也
说:“泻者迎之,补者随之,知迎知随,气可令
和。”由此可看出,人体的气血往来有逆有顺,针刺
时可逆其经气以泻其邪,顺其经气以补其正,从而达
到补虚泻实的治疗作用。
《难经·七十二难》中
说:“所谓迎随者,知荣卫之流行,经脉之往来,随
其逆顺而取之,故曰迎随。”这是从营卫气血的运行
和分布情况来分析迎随逆顺的意义。气血的运行有顺
有逆,分布部位有浅有深,功能变化有盛有衰,根据
不同情况采用或顺(随)或逆(迎)的方法,都可达到补
虚泻实的作用。《难经·七十九难》又说:“迎而夺
之者,泻其子也;随而济之者,补其母也。”将迎随
补泻与五行生克规律结合起来,阳经的五输穴其五行
属性依次为金、水、木、火、土,而阴经的五输穴其
五行属性依次为木、火、土、金、水,根据“虚则补
其母”、“实则泻其子”的原则,可分为本经子母补
泻和异经子母补泻,创立了“子母补泻法,亦即“子
母迎随”。这是根据五行理论选用五输穴以治疗各经
虚证和实证的配穴方法,而不是指针刺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