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出
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用治“伤寒,脉结代,
心动悸”。后世医家对此方主治有所发展,《千金翼
方》用治虚劳,《卫生宝鉴》用治呃逆,《外台秘
要》用治肺痿。清代《温病条辨》将原方去参、桂、
姜、枣,加生白芍,改生地黄为干地黄,更名为加减
复脉汤,治疗“伤于温者之阳亢阴竭”。并在加减复
脉汤的基础上创一甲、二甲、三甲复脉汤,治疗温病
不同时期之变证。
目前该方广泛应用于心血
管系统及各科疾病。本文就1996~2003年5月有关炙甘
草汤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用于心血管疾病
1.心律失常炙甘草汤是治
疗心律失常最常用的方剂之一。边立荣[1]等以炙甘
草汤加五味子、黄精、山药为基本方治疗伴各种心律
失常之肺心、冠心、病毒性心肌炎等。随证加味,对
严重心衰患者,酌情配合西药抗心衰治疗。10余年来
治疗并观察了89例,治愈24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
88.73%。王佐明[2]以炙甘草汤加黄芪、五味子、川
芎、丹参为基本方治疗各类心律失常患者60例,辨证
分为气阴两虚、心阳不足、气滞血瘀、痰浊阻滞和痰
瘀互结5型,随证加减,结果显示本方对房早的疗效最
好,房室传导阻滞者疗效较差。从中医分型来看,气
阴两虚者疗效最好,其次为心阳不足型,对痰浊阻滞
和痰瘀互结者疗效较差。南华芝[3]认为本方只宜于
气血虚弱之心律失常,而对兼夹实邪之虚实夹杂证,
诚非独力可任。且方中炙甘草用量宜大,可用15~30
克,方中加用熟地疗效更佳,人参不能用党参代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