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性闭塞
(ASO)是动脉粥样硬化(AS)的常见病。近年来发病
率逐年上升。据上海孙氏1989年抽样调查,55岁以上
ASO发病率为0.74%;Valdoni和Servelle报告股-腘
动脉闭塞占下肢病变的55%~65%,其中主要原因是
动脉硬化[1]
。本病以血管内皮细胞(EC)损伤,启动凝血
系统并促进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进而脂质浸入,管
壁弹性纤维破坏,导致动脉管腔狭窄。这些病理变
化,中医学认为属于“痰浊”、“瘀血”的范畴。目
前现代医药在药物溶栓、降脂等方面有所发展。中医
药在内治法、外治法及各种方法采用不同的方药防治
ASO方面的均显示一定的优势。
中医药内治法的研究
我所临床研究ASO早在八十
年代初,奚氏采用软坚化痰清脉方法治疗ASO取效显
著,认为本病病机系脾肾气虚,痰浊滋生,因痰致
瘀,痰、瘀阻于络脉,郁久化热形成脱疽;因此,主
张病急重在清脉,兼顾软坚化痰;缓则益气软坚祛痰
[2]。1982年
国内首次对ASO的诊断、分类方法进行研究和提高,获
上海市科技奖。1987年在此基础上临床再次治疗142
例,截肢率在5%以下
[3]。“八五”期
间,我们临床、实验与新药开发同步进行,以“软坚
化痰清脉”立法,并以海藻、煅牡蛎等组成的软坚清
脉方临床治疗100例,总有效率达95%以上,与中药、
西药对照组比较;具有明显的可比性。通过实验研
究,其作用途径在于使ASO患者高胆固醇含量降低,并
升高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患
肢组织血红蛋白、含氧饱和度及经皮氧分压,动脉血
流速度[4]。
动物实验、药效学研究以及体外细胞培养也是显示与
临床一致的结果,其中组织实检提示该方能较好地抑
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脂肪沉积
[5],且主动脉斑块
形成及冠状动脉脂质浸润程度呈剂量相关的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