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仁汤出自吴瑭《温病条
辨》,本方具有宣畅气机、清热利湿之功。吴氏把它
作为治疗湿温的首剂,也是后世医家推崇的治疗湿温
的代表方剂[1]。祖国医学认为:湿为阴邪,其来以
渐,留恋难散,故汗解不能、攻下无济。既不可辛散
燥夺,又不可苦寒直折。本方用杏仁苦温以开上焦,
蔻仁芳香以宣中焦,苡仁淡渗以利下焦,稍佐辛燥之
半夏、厚朴,清疏之滑石、通草、竹叶等,利湿不伤
阴,清热不损阳,使清升浊降,邪从三焦而解。临床
实践表明,本方不仅治疗湿温初起,凡病因病机属于
湿者,皆可考虑应用本方随症加减[2]。笔者就近二
十年有关三仁汤临床应用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急性热性传染
病
1、流行性出血热:谭氏
[3]报道2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其一因发热、头
痛、腰痛4天入院。症见颜面、颈、胸部潮红、球结膜
充血,胸腋部见散在出血点,两肾区叩击痛,体温
39.5℃,心率98次/分,白细胞17000,血小板5万,
尿蛋白Ⅲ,西医诊为流行性出血热发热期,用抗生素
热不退。中医辨证为湿热交蒸,邪毒内蕴,用三仁汤
合银翘散,3剂热退,继服4剂而痊愈。其二为一流行
性出血热少尿期患者,症见腰痛、少尿、口干欲饮,
恶心呕吐,腹胀便结、心烦,斑疹已现,便血、尿蛋
白(++++),红细胞(+++),应用三仁汤合桃红四物汤加
减,2剂后泄黑色臭秽便4次,尿量增多,达2300ml/
日,转入多尿期,续清余热而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