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 中医学习  难病诊治  针灸大全  中药图谱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药膳食疗  保健养生  中医药资讯
分 类:
标 题:
作 者:
关键字:
全 文:
 
 
中医文献分类

文献研究
书刊述评
验方验案
其它文献

学术探讨
文献综述
名医经验

中医文献杂志

总第

  本栏目由医药网上海市中医文献馆联合推出。中医文献杂志每年出版4期,医药网刊登从总第39期开始,逐年递增。文献内容若有出入,应以原刊物为准。

  上海市中医文献馆电话:
  021-54560625
  021-64371481-8028

  医药网电话:
  0571-88228426


  热症施灸不泥古说

热症施灸不泥古说

作者:陈贵珍 许云祥

关键词:热症 灸法 理论基础 临床应用 实验研究
    灸法是针灸学的重要组成 部分,历代以来许多医家都予以很高重视。纵观两千 年来的中医针灸学发展史,灸法的治疗作用,自古以 来就存在着不同的见解和争议,而热症可灸与禁灸是 历来争论的焦点所在。热症禁灸,当推以东汉“医 圣”张仲景为代表,认为灸法只宜用于阴盛阳虚的寒 症而忌用于阴虚阳盛的热症,尤其是“火逆”观对后 世灸疗学的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后沈括、张从 正、汪机、陆以?皆推崇此说。至于清代王孟英,更竭 力反对阴虚者用灸,提出“灸可劫阴”之说,把灸法 用于热症,视为畏途。热症用灸,当推以东晋葛洪为 代表,认为灸法虚实寒热,无所不宜。后陈延之、王 焘、窦材、龚居中推而崇之。及至近代,许多医家仍 竭力主张灸法可用于邪热内盛的实热证及阴虚阳亢的 虚热证,其中以魏稼、周楣声最为代表,笔者认为, 热症可灸,有其理论基础及临床实践意义,正如周楣 声《灸绳》所言:“热症可灸,热症贵灸。”同时, 现代医学实验研究也为其治疗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提供 了客观依据。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供应商 | 化工搜索 | 服装网 | 纺织搜索 | 化工人才网 | 化工设备 | 生意宝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