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现
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书。也是最为全面收集和整理
我国古代早期针灸资料的重要典藉,成书于晋太康三
年(公元300年左右),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为西
晋皇甫谧所撰,本书刊行后很快得到医学界的高度重
视和高度评价,对国外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对于这样
一部学医者必读之书,仔细研究解析“甲乙”两字书
名的含义是很有意义的,也是很有必要的。《针灸甲
乙经》校释一书对甲乙两字亦无明确解析,该书在
“校释说明”中这样写道:“甲乙两字之义在该书序
言中未曾说明,后世训解者亦极少。”该书在引用日
本人研究的意见提出:“甲乙两字似有撰次的意
思。”如日本人丹波元胤氏曾指出:“按弟坚曰:此
书命以甲乙未有详解,按杨玄操《难经》序昔皇甫玄
晏总三部,为甲乙之科。《外台秘要》引此书,其疟
病中云,出庚卷第七,水肿中云出第八辛卷,又明堂
及脚气中,并引丙卷。然则玄晏原书,以十干列,故
以甲乙命名”。“《隋志》‘黄帝甲乙经’十卷可以
证焉……。魏都赋,次舍甲乙,西南其户,李注:甲
乙次舍之处,以甲乙纪之也。景福殿赋:“辛壬癸
甲,为之名秩。吕延济:言以甲乙,为名次也,此其
义一尔。”(以上原文见《针灸甲乙经校释》校释说明
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