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木传》一
名“药性梆子腔”,是以戏曲讲述中医药知识的古代
科普文学作品。剧本大约形成于梆子戏盛行的清代中
叶或稍后.作者是谁尚无确论。近读“《草木传》作者
考辨”,断定此剧本出于蒲松龄之手,就此想谈谈不
同看法。
一、就笔者所
知,与《草木传》相类的剧目尚有《本草记》、《药
会图》、《草木春秋》、《群英会》等四种。《群英
会》(以下简称《群》剧)为道光十四年抄本,现为笔
者收藏。与《草木传》(以下简称《草》剧)详加对
照,《群》剧八场中,与《草》剧情节大致相同的有
五场,两剧雷同之处甚多。如第一场甘草的道白,
《群》剧:“老汉居住山西汾州府平和村,姓甘名
草。”《草》剧为:“老汉姓甘名草,字元老,山西
汾州府平和村人氏。”第二场密陀僧的坐场诗为:
“浪荡密陀僧,熬膏治疮疔,酒肉结朋友,相与皆医
生,”两剧几无差异。似此,还可举出许多,乃知两
剧确有共同的渊源;再参以路大荒氏的有关叙述,我
们认为,这五个剧目大抵同出一源,由于流传空间不
同而形成差异。五个剧目除《草》剧外均未署名,这
也是路大荒氏将其收入《蒲松龄集》附录的原因。
《考辨》仅凭流传于淄博一带个别抄本的署名断定
《草》剧为蒲松龄所作,证据显然是不充分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