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漏相当于现代医学之
“功能性子宫出血,”中医认为系多种原因导致阴阳
失调,冲任失约,经血非期而下的一种妇科疑难病,
其出血有“如山之崩”、“如器之漏”之喻。前贤对
此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认识,学术观点各有
侧重,但均以治标治本,寒流、澄源、复旧为大法。
业师彭景星老中医从医50余年,治疗本病不为旧法所
囿,组方遣药颇具新意。兹选数案如下,供同道参
考。
一、脾虚阳陷
固摄无权案
岳××,42岁,农民。
1997年10月6日诊。患者正产2胎,10年前因半产一次
出血较多,行输卵官结扎术。以往月经尚可,近因劳
累过度,出现月经先期量多,初未介意,渐至时多时
少,连绵不断,且遇劳而发,经妇科检查无器质性病
变,曾几度短期住院,因各种原因而中止。刻诊:身
形消瘦,行则需人扶挟,面色黯淡,头目眩晕,心悸
短气,腰膝酸软,四肢清冷,食少便溏,经血色淡质
薄,或多或少,已百日未尽,舌淡晦微见瘀斑,苔薄
白。诊断为崩漏,系脾虚阳陷,冲任固摄无权之危
候,建议立即住院。勉予温阳健脾,益气养血之黄土
汤加味。药用:乌附片(先煮沸30分钟)、黄芪、阿胶
珠、白术、茜草各10g,生地炭、海螵蛸、党参、龙
骨、牡蛎各20g,艾叶炭5g,用灶心土500g煮水煎药,
1日分4次服完。另与西洋参10g,令浓煎频服。隔一日
其夫来告,前日未曾住院,服药后出血即止,四肢转
温,精神大振,要求再续药方。业师认为,此乃行险
以侥幸获效,遂将方中西洋参、乌附片用量减半,加
黄芪、荷叶各20g,连服3剂。1997年10月17日,由其
夫偕行来复诊,果一切正常,续予异功散加小量杜
仲、菟丝、淫羊藿等两补脾肾。再服10余剂,月经周
期转正。随诊至今未复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