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对某一对象的控
制,建立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以通过模型研究实
体(原型)的特征和规律。建立模型可以在所要研究的
范围内更普遍、集中、更深刻地描述实体的特征。能
使复杂的问题亦得简单明了,对认识原型起着深化的
作用。五行模型的产生,亦基于这种指导思想。五行
模型实为一个信控系统,并严格地符合着现代拓朴学
原理,是一个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正确反映
自然界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的网络模
型。在当时历史条件下,五行学说确是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自然的主要理论工具之一。它的产生并非偶然的
创造,而是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和社会历史原因。其
用“五”为要素构成五行模型也有着科学的内涵。
1五行学说的产
生源于自然
五行模型的产生受着自然
界普遍现象的启示,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在自然
界,尤其在生物中,“5”的数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一
个极有实用性的数字。诸如:草木花瓣多为五片,人
之手足,都是五指和五趾,这与大多数四足动物的五
趾和五指一样,确实不是没有原因偶然创造,它是植
物和动物多是五分枝的演变结果。[1]古人即是通过
对这些自然现象的反复观察,受其启示,才选用了
“五”这一数字拼成五行模型,试图用以概括并解释
自然界事物发展变化内在规律。这是一个由归纳到演
绎,即由一知百的科学创作过程。所以五行模型的产
生及其广泛运用也不是偶然。它的创立是自然界的启
示和必然产物,是古人归纳总结自然界客观事物发展
变化规律的结果,的确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并非凭
空捏造或偶然的凑合。这也反映了古代朴素唯物辩证
法的自然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