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是临床上较为危重凶
险的病症,它的发生与患者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
阳失调有关,其中尤以肾虚气弱为主,加上情志、饮
食、房室劳倦等因素,外风侵袭为诱因,导致气血运
行受阻,筋脉肌肤失于濡养,阴亏于下,阳亢于上,
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络,蒙蔽清
窍,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不能维系的危急症候。其
病变部位主要在于头部。中风多发于年迈之人,这是
由于精血衰少的原因。《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脑为精、气、神会聚之
所。《灵枢·经脉》篇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
而脑髓生。”说明脑髓生成源于先天肾精之精,肾为
先天之本,主人之一身之阴阳,其不足则可以影响其
他脏腑的功能,如脾的运化功能受阻,津液水湿内
停,聚水生痰,成为致病基础。又如肾与肝,它们有
母子相生关系,肾水不足则不能涵养肝木而生风,内
外之风相合,挟痰挟瘀而成中风,轻者中经络,重者
中脏腑。在中风后遗症中也多有肾虚气弱之象显露,
由于兼证错综复杂,根据中医治疗原则,急则治其
标,缓则治其本,同病异治等方法,进行正确的辨证
施治,这是关键的所在。治标以平肝熄风,祛痰化瘀
为先,治本不忘补肾益气,或者标本同治,往往能收
事半功倍的疗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