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概述】泌尿系统结石又称尿石症,是指在泌尿系统中有晶体块形成和停滞。根据结石所在部位的不同,临床一般分为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本病的发生往往与环境、全身性疾病、泌尿系统病变密切相关,其主要病理改变是由结石引起的梗阻、感染和直接对尿路粘膜的损伤,少数病人的肾功能可受到影响。 中医常将本病归属“石淋”、“砂淋”、“血淋”、“腰痛”等范畴。认为本病的发生主要与湿热蓄积下焦和气火郁于下焦有关。湿热之邪既可外袭,也可内生。 感于外者,多因下阴不洁,秽浊人侵;生于内者测因恣食肥甘洒热,致湿热蕴结下焦,尿液受其煎熬,尿中杂质结成砂石。而情志抑郁或恼怒伤肝,使肝经气滞,郁而化火,气火郁于下焦;久则熬液灼津结而成石。
【临床表现】疼痛、血尿、排尿困难或尿中排出砂石是本病的主要症状。疼痛多发生在腰腹部,也可放射至其他部位,其性质多为胀痛、钝痛、酸痛或绞痛;局部可有压痛或叩痛;疼痛常反复发作,时轻时重。尿血常发生于疼痛或运动,劳累之后,血尿的颜色深浅不等,或为淡红,或为鲜红,或为紫褐色,有时也可夹有血块。排尿困难主要表现为小便频数涩痛、淋沥不畅,少腹拘急或痛引腰腹,有时小便可出现突然中断,也可见砂石随尿冲出。
【辩证分型及治疗】1.湿热蕴结型证候:尿中时夹砂石,小便涩痛,或排尿时突然中断,或腰腹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石苇散加味。 石苇30克,冬葵子15克,海金砂15克(包煎),生鸡内金9克,车前子30克(包煎),滑石15克(先煎),瞿麦9克。 加减:血尿明显者,加大蓟9克、小蓟9克、白茅根15克;疼痛剧烈者,加白芍9克、甘草4.5克; 小便灼热甚者,加蒲公英30克、篇蓄9克;舌苔黄腻者,加苍术9克、黄柏9克。 2.肝经气滞型征候:腰胁胀痛,胸闷不舒,小便涩痛,淋沥不畅,或腰痛引及少腹,或排尿突然中断,腹满膨胀,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滑。 治法:疏肝理气,通淋排石。 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柴胡9克,枳壳9克,赤芍9克,白芍9克,当归9克,陈皮9克,石苇30克,冬葵子15克,王不留行9克,金钱草30克,本通6克,海金砂15克(包煎)。 加减:腰腹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9克、川??子9克、乌药9克;血尿甚者,加白茅根15克、鲜藕节30克、生蒲黄9克(包煎);小便胀闭不通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虎杖根15克,滋肾通关丸9克;苔黄热甚者,加黄柏9克、山桅9克、翟麦9克。 3.瘀血内阻型证候:腰腹疼痛,固定不移,或可触及肿块,按之痛甚,尿血紫黯,反复不已,时夹有血块,小便涩痛,少腹胀满,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涩。 治法:活血祛瘀,通淋消石。 方药:少腹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川穹9克,赤芍9克,王不留行9克,仅壳9克,乌药9克,石苇30克,冬葵子15克,生蒲黄15克(包煎),海金砂15克(包煎)。 加减:肿块不消者,加三棱9克、莪术9克、穿山甲12克(先煎);尿频急涩痛甚者,加蒲公英15克、虎杖 15克、金钱草 30克;腹胀明显者,加厚朴 9克、乌药9克、摈榔9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12克(后下)、芒硝6克(冲服)。 4. 脾肾不足型证候:结石日久不去,小便涩痛,腰腹隐痛,面色?s白,精神萎靡,少气乏力,舌淡,边有齿痕,脉濡细。 治法:健脾益肾,通淋排石。 方药:无比山药丸合二神散加减。 熟地15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巴戟天9克,杜仲9克,续断9克,泽泻9克,海金砂15克(包煎),滑石15克,黄芪30克。 加减:小便涩滞、淋沥不爽者,加生鸡内金9克、车前子15克(包煎)虎杖15克;少腹胀满甚者,加厚朴9克、乌药9克、枳实9克;手足心热、舌红少苦者,加杞子9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9克;苔腻身困者,加苍术9克、姜半夏9克、陈皮6克。 5.气阴两亏型证候:结石日久未消,小便涩痛,头晕耳鸣,咽干舌燥,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腰痛绵绵,舌红苔少,脉弦细带数。 治法:益气养阴,通淋消石。 方药:生脉散加味。 太子参15克,麦冬9克,五味子9克、生地12克,山萸肉9克,丹皮9克,车前子30克(包煎),海金砂15克(包煎),杞子15克,石苇30克。 加减:口干欲饮甚者,加玉竹9克、石斛9克、沙参9克;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15克、旱莲草15克、阿胶12克(炖化、冲服);腰痛甚者,加狗脊9克、续断9克、杜仲9克;心烦失眠甚者,加枣仁9克、柏子仁9克、夜交藤15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