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概述】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系多种病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及造血微循环的损伤,导致红骨髓总容量减少代以脂肪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本病一般分为急性型再障和慢性型再障,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慢性再障在老年期发病率增高,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中医将本病归属“虚劳”、“血证”范畴。认为劳倦内伤,感受邪气,或毒物戕伤气血,是导致本病的主要病因。如脾虚不能统血,心虚不能主血,肝虚不能藏血,肾虚则精血亏损,内不能调和脏腑,外不能护卫营卫,卫外不因则易罹外感为热。五脏之中,尤以脾肾二脏最为重要,若脾虚及肾,因虚致损,因损成劳,精血不充而为虚劳。
【临床表现】贫血、出血、感染以及全血细胞(红细胞、粒细胞、血小板)减少是本病的主要症状。 贫血常呈进行性,根据贫血的程度,病程的长短,往往有皮肤萎黄、粘膜苍白、神倦乏力、头晕目花、心悸气短等不同表现。出血部位广泛,任何器官均可发生。一般常见鼻衄、齿衄、月经量多、皮肤粘膜瘀点,严重者有呕血、黑便、尿血、咯血等。感染常引起发热,局部感染多见于口腔粘膜、齿龈、扁桃体、咽峡处,可出现溃疡或坏死。
【辩证分型及治疗】1.脾虚血亏型证候: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心悸短气,头晕腰酸,少寐多梦,纳食不馨,鼻衄齿衄,妇女崩漏,舌质淡,苔薄白,脉儒细。 治法:健脾养血方药:归脾汤加减。 党参9克,黄芪30克,白术9克,白芍9克,山药15克,首乌15克,枣仁9克,仙鹤草15克,大枣6枚,炙甘草4.5克。 加减:神萎乏力甚者,加生晒参6克(另煎服用);肌肤甲错者,加丹参9克、地黄12克;出血明显者,加乌贼骨9克、陈棕炭15克、蒲黄炭9克(包煎);腹胀便溏者,加半夏9克、陈皮6克、砂仁3克(后下)。 2.肾阴亏损型征候:头晕目眩,心悸耳鸣,心烦易怒,手足心热,低热盗汗,口干咽燥,腰膝酸软,梦遗滑泄,齿衄鼻衄,肌肤紫癜,舌质红,苔薄或少苦,脉细数。 治法:滋阴填精。 方药:大补元煎加减。 太子参9克,生地12克,熟地9克,山萸肉9克,杞子9克,杜仲9克,当归9克,首乌15克,龟版15克(先煎),阿胶9克(烊冲)。 加减:肌肤紫癜甚者,加旱莲草15克、仙鹤草15克;鼻衄齿衄甚者,加白茅根15克、侧柏叶12克;发热明显者,加青蒿9克、地骨皮9克;口干甚者,加玉竹9克、石斛9克。 3.肾阳不足型征候:面色?s白,形寒肢冷,眼睑浮肿,乏力气短,纳呆便溏,夜尿清长,鼻衄齿衄,肌肤紫斑,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肾益髓。 方药:金鹰肾气丸加减。 附子9克(先煎),肉桂3克(后下),熟地9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茯苓9克,泽泻9克,鹿角片9克(先煎),菟丝子9克。 加减:形寒甚者,加仙茅9克、仙灵脾15克;出血明显者,加陈棕炭15克,莲房炭9克;纳呆便溏甚者,加砂仁3克(后下)、干姜3克:浮肿明显者,加车前于 15克(包煎)、猪苓 15克。 4.阴阳两虚型证候:畏寒肢冷,心悸短气,神疲乏力,手足七热,盗汗自汗,腰膝酸软,面色?s白少华.鼻衄齿衄,舌淡,苔少,脉细弱。 治法:阴阳双补。 方药:七宝美髯丹加减。 首乌15克,茯苓9克,当归 9克,杞子9克,菟丝子9古,补骨脂9克,巴戟天9克,黄精9克,女贞子9克。 加减:出血倾向明显者,加煅龙骨15克(先剪)、煅牡蛎15克(先煎):纳呆便溏者,加山药9克、扁豆9克;畏寒甚者,加附子6克、肉桂1.5克(后下);五心烦热甚者,加生地12克、麦冬9克。 5.热毒营血型证候:头晕头痛,壮热不退,衄血吐血,肌肤瘀斑,口干咽痛,齿龈糜烂,心悸气短,舌红少津,苔黄糙,脉虚大而数。 治法:解毒凉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 水牛角 30克(先煎),生地 15克,玄参 9克,丹皮9克,赤芍9克,山桅9克,麦冬9克,茅根30克。 加减:出血甚者,加十灰丸每次5克(吞服)、大蓟15克、小蓟15克;神昏谵语者,加安宫牛黄九1丸(吞服);高热甚者,加紫雪丹6克(吞服)。 6.肾虚血瘀型证候:面色晦黯,肌肤甲错,腰酸膝软,小便清长,阳痿滑精,神疲乏力,心悸短气,齿衄鼻衄,舌质紫,边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温肾化瘀。 方药:右归丸合桃红四物汤加减。 熟地9克,附子9克(先煎),肉桂1.5克(后下),山萸肉9克,山药15克,桃仁9克,红花9克,当归9克,川芎9克,补骨脂9克,苁蓉9克。 加减:畏寒肢冷甚者,加仙茅9克、仙灵脾9克;阳痿滑泄者,加五味子9克、覆盆子9克;舌质紫黯瘀血甚者,加三棱9克、莪术9克;乏力便溏甚者,加党参9克、白术9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