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疗器械 保健品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产品大全 百姓OTC 医药搜索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诊断
辨证
病因 气血津液 脏腑 经络 六经 卫气营血 三焦

常见病
呼吸系统   消化系统
循环系统   泌尿系统
造血系统   神经系统
内分泌系统  传染病
恶性肿瘤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辨证论治

胃癌

收藏

    【概述】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消化道肿瘤首位,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死亡病例中,约有半数死于胃癌。男女发病之比为2.3~3.6:1,任何年龄均可发生,但大多发生于中年后,以50~60岁最多,30岁以前较少见。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根据组织结构,胃癌一般可分为四型,即腺癌、未分化癌、粘液细胞癌和特殊类型癌。本病诊断明确后,以手术为首选治疗方法。
    中医将本病归属“胃痛”、“噎膈”、“反胃”、“疤瘕”、“积聚”等范畴,认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和素体亏虚是导致本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饮酒过度,多食辛香燥热之品,使胃存积热,热久伤阴,以致阴液亏损,津枯血燥,瘀热停聚,胃院干槁,发而为病。或忧思伤脾,脾伤气结,津液不能输布,聚而成痰;恼怒伤肝,肝伤气郁,血海不能畅行,积而为瘀;痰瘀互结,则成肿块。或素体亏虚,脾失健运,使痰气瘀热搏结,津枯血槁而为病。

    【临床表现】胃脘部饱胀不适或疼痛,食欲不振,消瘦,黑便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胃脘部饱胀不适,开始发作多呈间歇性,与饮食无明显关系。疼痛常为持续性隐痛,随病情进展,疼痛逐渐加剧,但无规律。食欲不振,尤其厌恶肉类食物,这是胃癌重要的早期症状。消瘦往往表现为进展性。黑便则为间断性或持续性,有时可伴咯血。其他还可出现恶心、反酸、暖气、胃部灼热、神疲乏力等症状。
    

    【辩证分型及治疗】1.肝胃不和型征候:胃脘部胀满不适,或疼痛,暧气频作,或呃逆,呕吐泛恶,食欲不振,舌质淡红,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法:疏肝和胃,降逆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合旋覆代赭汤加减。
    柴胡9克,枳壳9克,白芍9克,木香6克,郁金9克,厚朴9克,沉香3克(后下),半夏9克,旋覆花9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甘草3克。
    加减:胃痛甚者,加川??子g克、延胡索9克;
    胃脘灼热者,加知母9克、黄连3克;口干欲饮者,加生地15克、麦冬9克;大便干结者,加麻仁9克、郁李仁9克2.痰气交阻型证候:胸膈或胃脘满门作胀,或疼痛,不思饮食,厌食肉类食品,或吞咽梗噎不顺,呕吐痰涎,舌质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治法:理气化痰,消食散结。
    方药:海藻玉壶汤加减。
    海藻9克,昆布9克,半夏9克.陈皮9克,生牡蛎30克(先煎),枳实 9克,山楂 9克,神曲 9 克,茯苓9克,制南星9克,象贝9克。
    加减:胃脘胀痛甚者,加陈香橼9克、八月札15克;纳果甚者,加鸡内金9克、生麦芽15克;泛恶明显者,加旋覆花9克(包煎)、代赭石30克(先煎);胃脘灼痛者,加白花蛇舌草30克、蒲公英30克。
    3.热毒疲瘀型证候:胃脘灼痛,身热,口干欲饮,恶心呕吐痰涎,或夹有赤豆样食物,大便色黑,小便短赤,肌肤焦桔,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解毒,化瘀消痰。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减。
    银花9克,玄参12克,当归9克,莪术9克,蛇莓30克,夏枯草9克,参三七9克,生甘草3克,半夏9克,陈皮9克。
    加减:苔厚黄腻者,加生米仁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黑便甚者,去莪术、当归,加白及9克、仙鹤草15克;胃脘疼痛剧烈者,加路路通9克、九香虫3克;舌质紫暗,瘀血甚者,加三棱9克、水蛭3克。
    4.胃阴亏损型证候:胃脘疼痛,形体消瘦,肌肤枯燥,腹部可扪及肿块,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大便干结,舌质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通络消积。
    方药:一贯煎合失笑散。
    北沙参12克,麦冬9克,生地9克,杞子9克,当归9克,川??子9克,五灵脂9克(包煎),蒲黄9克(包煎),夏枯草9克,八月札9克。
    加减:胃脘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15克、知母9克;腹块坚硬疼痛者,加三棱9克、莪术9克;大便秘结者,加麻仁9克、郁李仁9克;口干欲饮者,加天花粉9克、玄参9克。
    5 脾胃虚寒型证候:胃院隐隐作痛,面色?s白,形体衰弱,朝食暮吐,不思饮食,腹块明显,身寒肢冷,下肢浮肿,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散寒,健脾止痛。
    方药:拯阳理劳汤加减。
    党参15克,黄芪30克,白术9克,陈皮9克,肉桂3克(后下),附子9克(先煎),当归9克,丁香3克(后下),延胡索9克,炙甘草3克。
    加减:形寒肢冷甚者,加仙茅9克、仙灵脾9克;下肢浮肿明显者,加猪苓15克、车前子15克(包煎);呕吐剧烈者,加半夏9克、代赭石15克(先煎);
    大便溏薄者,加炮姜6克、山药9克。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医疗器械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中国保健品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中国中药材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China Medical Device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