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产品大全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技术项目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 中医学习  难病诊治  针灸大全  中药图谱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药膳食疗  保健养生  中医药资讯
中医推拿
推拿手法
按法 点法 压法 摩法 揉法 搓法 捻法 推法 擦法 抹法 扫散法 拿法 抖法 合掌侧击法 啄法 拍法 弹拨法 摇法 背法 滚法
成人推拿治疗
头痛 高血压 胃痛 胃下垂 感冒 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腹泻 便秘    更多...
小儿推拿治疗
婴儿腹泻 发热 支气管哮喘 咳嗽 疳积 便秘 脱肛
婴儿腹泻    更多....

药材认识

薤白    木贼    红藤
乳香    槐花    石韦
谷芽    秦皮    漏芦
姜黄    萆薢    马勃
花椒    泽漆    蚤休
商陆    白蔹    芫花
炮姜    雷丸    鹤虱
胡椒    瞿麦    蚕砂
桑枝    柿蒂    砒石
常山    荜茇    佛手


  推拿治疗

面神经炎


【概述】
    本病是茎乳突孔内(面神经管)面神经急性非化脓性炎症引起的周围性面瘫,或称为贝尔(Bell's)麻痹。可能为病毒感染,面神经水肿,受压,髓鞘或轴突有不同程度的变性而致麻痹。急性起病,迅速发展至完全性面瘫,多为一侧性。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以年轻男性较多。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易发生于气血虚弱者,复感风寒之邪,颜面经脉气血凝滞,不能儒养筋脉而致,有口眼(口呙)斜、面瘫之称。

【临床表现】
    患者往往是在清晨起床洗漱时发现口角咽斜。患侧面部表情肌瘫痪:前额皱纹消失,眼裂扩大,鼻唇沟平坦,人中沟偏歪,口角下垂,面部被牵向健侧。进餐时食物易残留在患侧齿颊间隙内,并常有口水自该侧口角淌下。可伴有舌前2/3味觉减退或消失,泪点随下睑外翻有泪外溢。同侧内耳、乳突部疼痛等。

【诊断和鉴别】
    1.诊断要点
 
    (1)起病急,突发性面部表情肌瘫痪。
   
    (2)不能做皱额、蹙眉、闭目、露齿、鼓气和噘嘴等动作。
   
    (3)闭目时麻痹侧眼球上转,由于眼裂不能闭合,露出巩膜即贝尔征(图116)。
   
 
    2.鉴分诊断
 
    (1)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面瘫常是双侧性,伴肢体瘫痪及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
   
    (2)腮腺炎或腮腺肿瘤、听神经瘤等:面瘫起病缓慢,同时还可损及其他颅神经。
   
    (3)大脑半球病变(如脑血管意外):面瘫仅限于病变对侧下面部表情肌的运动障碍,而上面部表情肌运动则仍正常,且多伴有肢体瘫痪。此种面瘫又称为中枢性面瘫。

【治疗】
    1.治疗原则 祛风通络,活血散瘀。
   
    2.常用穴位及部位 印堂、四白、阳白、睛明、太阳、地仓、颊车、迎香、人中、承浆、风池、合谷等穴,及眼轮匝肌、口轮匝肌、面部和乳突部。
   
    3.常用手法 指揉、鱼际揉、拿法、摩法、抹法、捏法等。
   
    4.操作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于其右侧,先在患侧面部诸穴如太阳、四白、阳白、地仓、颊车、迎香运用指揉法;继而施鱼际揉法于患侧面部,并可将指揉与鱼际揉交替重复使用约10分钟。原则上患侧手法施用时力度相对较大,要有得气感。
   
    继以上体位对眼轮匝肌、口轮匝肌施以抹法(图117),并结合穴位指揉和面部鱼际揉约2~3分钟。
   
 
    再施面部捏法(图118)和指摩患侧乳突部(图119)1分钟,拿风池5~10次。
   
 
    最后对健侧面部施以轻快柔和的鱼际揉法3~5分钟。拿合谷结束治疗。

【自我保健】
    l.每日对面部瘫痪肌肉用手去揉、捏。
   
    2.重点揉风池,拿合谷,揉颊车,抹口轮、眼轮部肌肉。
   
    3.可借助电吹风对瘫痪侧肌肉和乳突部进行热疗。

【注意事项】
    1.面部操作时医生不可留指甲!手法技能不熟练者可加用治疗巾,以防止破皮。
   
    2.可使用眼罩、眼膏、眼药水来保护暴露的角膜及防止结膜炎。
   
    3.局部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外出,要戴口罩。
   
    4.患病后请及早医治,使神经功能早日康复。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供应商 | 化工搜索 | 服装网 | 纺织搜索 | 化工人才网 | 化工设备 | 生意宝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