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辩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难病诊治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推拿
推拿手法
按法 点法 压法 摩法 揉法 搓法 捻法 推法 擦法 抹法 扫散法 拿法 抖法 合掌侧击法 啄法 拍法 弹拨法 摇法 背法 滚法
成人推拿治疗
头痛 高血压 胃痛 胃下垂 感冒 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腹泻 便秘    更多...
小儿推拿治疗
婴儿腹泻 发热 支气管哮喘 咳嗽 疳积 便秘 脱肛
婴儿腹泻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推拿治疗

腰椎管狭窄症

收藏

【概述】
    是指组成腰椎椎管骨一纤维管道的异常改变,使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的变形或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为腰椎管狭窄症,或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是导致慢性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
   
    引起本病的原因可分为两个大类:
   
    第一属先天性(发育性)腰椎管狭窄。系早期发育上不正常的结果,其腰椎椎管的前后径及左右径均比正常狭小,整个腰椎管呈均匀,一致的狭窄。
   
    第二属后天性(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多见于腰椎退行性改变或脊椎滑脱,或腰椎骨折、脱位后,或脊柱手术后或因其他原因所致腰椎椎管狭窄。
   
    也有不少患者原有先天性椎管狭窄的因素,再加上轻微的脊椎退行改变即可引起较明显的症状。

【临床表现】
    本病发病缓慢呈进行性加重趋势,多见于中年以上的男性,以腰腿酸胀疼痛和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
   
    腰腿痛有长期、多次、反复发作的倾向,有单侧,但多为双侧,或左右交替出现,以肢体远端胀痛、麻木、乏力为主,当站立或行走时症状加重,下蹲、端坐或平卧休息片刻上述症状消失,继续行走诸症又复出现。
   
    患者步行数百米,甚至百米之内,即出现小腿麻木、沉重、发胀、无力等症状,迫使下蹲休息之后,症状方能缓解;若继续再行走,其症状又可复现。这种以休息为特征的步行障碍就称之谓间歇性跛行。对本病的诊断十分重要。
   
    本病在临床上阳性体征不多,以下方法可有助于诊察。
   
    l. 站立后伸试验 患者取站立位,在医生的扶持下令其后仰,以加大腰椎后伸度并停留10秒钟左右,若出现患侧臀部、小腿部的痛、胀、麻等感觉,即为阳性。但多无棘旁压痛及下肢放射痛。
   
    2.小腿部变化 部分患者患侧小腿外侧针刺感觉减退或消失;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以胫前肌为主;跟腱反射常减弱或消失。但也有部分患者可没有任何阳性体征。
   
    3.排尿改变 个别患者能出现尿急或排尿困难。
   
    4.X线摄片 腰椎平片是最简便测定椎管左右径和椎管前后径的方法(图167)。若椎管的左右径小于2.5厘米,椎管的前后径小于1.5厘米,结合临床表现,可考虑为腰椎管狭窄症。
   
 
    5.造影、CT以明确诊断 椎管造影及CT扫描均可对本病作出较明确的判断。

【诊断和鉴别】
    1.诊断要点
 
    (1)中年以上慢性腰腿痛以肢体远端症状为主者,且有明显间歇性跛行。
   
    (2)腰部  X线、椎管造影CT等检查明确为本病者。
   
    2.鉴别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多为单腿,通常只有某一神经根受压迫的临床表现,当腹压增高时患肢可呈阵发性加剧,无间歇性跛行,棘旁压痛伴患肢放射痛,直腿抬高受限,加强试验阳性等。
   
    (2)马尾部肿瘤:有明显夜痛,马鞍区麻木,二便失禁和马尾神经定位体征。X线及椎管造影可有助于明显诊断。

【治疗】
    1.治疗原则 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2.常用穴位及部位 腰阳关、肾俞、大肠俞、环跳、风市、委中、阳陵、昆仑等穴,及腰腿部。
   
    3.常用手法 滚法、按揉法、拿法、擦法、抖法,及下肢被动运动。
   
    4.操作方法 患者取俯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在腰部先施以滚法或掌根按揉法,沿膀胱经而下,经臀部、大腿后部、腘窝,直至小腿后部,上下多次往返以下腰部为重点,约10分钟。
   
    继而按揉腰阳关、肾俞、大肠俞诸穴,每穴1分钟,并辅以下腰部掌根按揉法3~5分钟。切忌在腰部做挤压、后伸等被动运动和过于猛烈的手法刺激。
   
    再以擦法施于督脉和膀胱经腰段部位,以热为度。亦可在局部给予热敷。
   
    患者取仰卧位,医生立于其患侧。在股前、小腿前外侧施以滚法或掌根按揉法,上下往返治疗,约5分钟,以小腿前外侧为主。继而可按压髀关、伏兔、血海诸穴,每穴5~10次;指揉阳陵、足三里、绝骨、昆仑、解溪等穴,每穴1分钟,拿委中、承山。
   
    股动脉压迫法:患者继续取仰卧位,医生双手拇指重叠放置在股动脉搏动处(大腿前面近端,腹股沟中部),由轻到重,压迫至该侧患肢暂时停止血液供应,然后再迅速解除压迫的双手,使下肢供血量突然增加,迫使下肢血管扩张,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最后再被动地屈伸下肢5~10次,抖下肢结束治疗。
   
    若有双下肢症状者,双侧均需治疗。

【自我保健】
    1.以双手全掌摩擦两侧腰眼,左右交替。
   
    2.指揉双侧足三里、绝骨、阳陵诸穴。

【注意事项】
    1.腰腿疼痛剧烈时,除治疗外,应卧硬床休息1~2周。
   
    2.腰部保暖,腰围护腰。
   
    3.经半年保守治疗无效,并影响正常生活与工作,又有明确的神经定位障碍者,应手术治疗。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