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辩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难病诊治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推拿
推拿手法
按法 点法 压法 摩法 揉法 搓法 捻法 推法 擦法 抹法 扫散法 拿法 抖法 合掌侧击法 啄法 拍法 弹拨法 摇法 背法 滚法
成人推拿治疗
头痛 高血压 胃痛 胃下垂 感冒 慢性支气管炎 冠心病
腹泻 便秘    更多...
小儿推拿治疗
婴儿腹泻 发热 支气管哮喘 咳嗽 疳积 便秘 脱肛
婴儿腹泻    更多....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推拿治疗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

收藏

【概述】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图186〕又称为胫侧副韧带,起自股骨内上髁,止于胫骨内上髁,日常运动、生活中、常较之其他请韧带(膝外侧副韧带,膝交叉韧带等)易遭受损伤。
   
 
    膝关节内侧副韧带损伤多发生在膝关节处于轻度屈曲体位时,小腿骤然外展而造成。如足球、篮球剧烈运动时不当或膝关节外侧直接遭受外力打击致小腿外展位均可致内侧副韧带损伤。
   
    所造成韧带损伤的严重程度,主要依外力的轻重而定。如遭受外力较轻者,仅可发生韧带的部分纤维断裂;若受外力较重或甚重者,则可发生韧带的完全断裂,和半月板或十字韧带的合并伤。

【临床表现】
    在膝关节内侧可见有明显肿胀、瘀紫、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
   
    若合并有半月板或十字韧带损伤时,还可伴有关节内积血、交锁症和关节内撕裂感,关节立即松弛失去稳定性能。
   
    在韧带附着处肿胀、压痛,膝关节作侧向推挤时,膝内侧疼痛、有松动感,间隙增大,即为阳性。

【诊断和鉴别】
    对于本病的诊断一般并不困难,在临床上有膝部外伤史,加上局部症状和体征,诊断可基本确立。
   
    但为慎重起见一定要常规拍摄膝关节正、侧位片以排除骨折。另外尚需除外半月板或十字韧带的合并损伤。因为这些都不属推拿适应征。

【治疗】
    推拿疗法仅适应于韧带组织的部分纤维断裂和捩伤、扭伤、挫伤。
   
    1.治疗原则
 
    (1)急性期:止血消肿,和营除痛。
   
    (2)慢性期:健筋通络。
   
    2.常用穴位及部位 血海、阿是、阴陵泉诸穴及膝关节内侧。
   
    3.常用手法 冰按摩、掌根按揉法、指揉法、拿法、擦法、热敷法等。
   
    4.操作方法
 
    (1)冰按摩:即用冰作按摩的方法。不仅可适用于本症,同样也可适用于四肢软组织急性扭挫伤用十胀明显者。其方法如下:
   
    选用大小适宜无棱角的冰块,用布包裹后置予内侧副韧带处作轻柔而缓慢的按摩。当冰块融化后可再更换,每次约10~20分钟,损伤当日1~3次。
   
    因冰块能使血管收缩,可迅速、有效地控制损伤部位的出血和渗出,同时又能止痛。当冰按摩结束后,即刻用弹性绷带包扎、制动,抬高患肢。当出血停止后,即可早日接受推拿治疗。
   
    (2)对非即刻损伤,局部无明显出血倾向者,或冰按摩治疗出血停止者,可选用下法治疗:患者取仰卧位,医生坐或立于患侧,先以掌根按揉法施于股四头肌约3~5分钟。此法既可作为基础手法,又能使股四头肌保持良好的张力,对膝关节的功能恢复起积极作用。
   
    继上法,指揉血海、阿是穴、阴陵泉及内侧副韧带约8~10分钟。此为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法。手法要轻柔忌被动运动。在刚开始手法治疗时可能会有些疼痛,但对血肿的消散,吸收和损伤组织的修复是有利的。
   
    必要时在内侧副韧带处施以擦法加热敷治疗。

【自我保健】

【注意事项】
    1.患肢制动,不负重4~6周,尽可能不要屈伸膝关节。
   
    2.待急性损伤出血停止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功能锻炼。
   
    3.推拿治疗时禁止做关节的被动运动。
   
    4.若属韧带完全断裂或伴有复合损伤,往往需及早手术治疗,以免贻误治疗。
   
    5.可用护膝保护膝关节。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