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儿科
 小儿常见病症
 小儿传染病
 寄生虫病
 皮肤疾病
 新生儿疾病
 其它疾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其它疾病

风湿病

收藏

    【概述】
    风湿病是一种反复发作的全身胶原组织疾病,初发与再发都与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密切相关,主要影响关节、心脏、皮肤、浆膜及血管等组织器官。临床表现为发热,多数患儿伴有关节炎、心脏炎,较少出现环形红斑、皮下结节和舞蹈病等。发病年龄以5~15岁多见。本病好发于冬春两季,寒冷潮湿地区较多见。本病属中医“痹证”、“热痹”、“心痹”等范畴。

    【病因病理】
    小儿素体虚亏,阳气不足,腠理空疏,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可乘虚侵袭,流走脉络,气血运行不畅,发为本病。风寒湿三气侵袭各有偏胜,风邪偏胜为行痹,寒邪偏胜为痛痹,湿邪偏胜为着痹。若脏腑经络先有蓄热,而复感风寒湿之邪,热为寒郁,气不得通,久之寒亦化热,则发为热痹。若热毒攻心,心脉瘀阻,则可导致心痹。

    【诊断要点】
    1.发热  多数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热型呈不规则。发病前l~4周常有咽峡炎、猩红热等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史。
    2.关节炎  临床最多见,典型的呈游走性多发性关节炎,常累及膝、肘等大关节,局部呈红、肿、热、痛等。轻微的炎症,仅限于关节附近和肌腱组织。
    3.心脏炎  包括心肌炎、心内膜炎和心包炎,症状轻重不一。少数病可无心脏症状。
    (1)心肌炎:心前区不适或疼痛,心悸、心律增快与体温不成比例,重者可有心脏扩大,呈奔马律。
    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2)心包炎:心动过速,呼吸困难及心前区疼痛。心浊音界扩大,可闻及心包摩擦音。
    (3)心内膜炎:可听到收缩期或舒张期杂音,当风湿活动停止后消失。若杂音粗糙且长期不消失,则示有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
    (4)心电图改变:P―R间期延长,T波异常,左右心室扩大。
    4.其他  躯干或四肢近端可见环形红斑。关节伸面有黄豆大小皮下结节。有些患儿出现不自主、不协调肌肉运动,常见于女童,称舞蹈病。
    5.实验室检查  抗链球菌溶血素“O”>500单位;血沉增快;血清粘蛋白增高;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有轻度增高。

    【辩证分型】
    1.邪郁化热(热痹)症状:壮热,汗出不解,口渴欲饮,关节红肿疼痛,游走不定,得凉则舒,烦闷不安,大便秘结,尿少而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滑数。
    证候分析:素体虚亏,腠理空疏,内有蓄热,复感风寒湿之邪,热为寒郁,寒郁化热,故壮热汗出不解,口渴欲饮,便秘尿赤等。风寒湿之邪流走脉络,化热留注关节,则发为红肿疼痛,风胜则游走不定。
    2.外邪入给(风寒湿痹)症状:发热,微恶寒,头痛汗出,口干不欲饮,肢体关节疼痛,可游走不定,得热痛减,遇寒痛增,或有关节肿胀,肌肤麻木不仁,舌苦自,脉弦紧。
    证候分析:体虚阳气不足,卫外不固,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流走脉络,发为肢体关节疼痛。正邪交争,则发热微恶寒,头痛汗出。若风胜则疼痛游走不定;寒盛则遇寒痛增,得热痛减;湿重则关节肿胀,肌肤麻木不仁。
    3.心脉痹阻(心痹)症状:发热汗出,胸闷心烦,胸痛气促,心悸不安,舌质暗或微青紫,脉细或结代。
    证候分析:热毒内传攻心,心脉痹阻,故心悸不安,胸闷心烦,胸痛气促。正邪分争,则发热汗出。气滞血瘀,心脉受损,故舌质暗紫,脉细或结代。

    【分型治疗】
    1.邪郁化热(热痹)治则:清热通络,祛风除痹。
    主方:白虎加桂枝汤加减。
    加减:瘀热入血,皮下发斑者,加生地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热毒化火,壮热痛剧者,加水牛角30克(先煎)、黄芩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海风藤10克。
    主方分析:本方由白虎汤加桂枝组成,有清热泻火,祛风通络的功效。方中生石膏清热泻火,知母清热养阴,粳米、甘草养胃和中,桂枝温经通络。
    处方举例:
    生石膏30克(先煎)知母10克  桂枝10克赤芍10克  水牛角30克(先煎)生地10克丹皮10克  海风藤10克  银花藤15克  西河柳10克  桑枝10克  生甘草6克
    2.外邪入络(风寒湿痹)治则:祛风散寒,温经通络。
    主方:蠲痹汤加减。
    加减:遇寒痛增,加制川乌10克(先煎)、麻黄6克;关节肿胀,肌肤麻木,加苍术10克、生苡仁15克;有低热,加知母10克、虎杖10克;头痛者,加防风10克、??本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祛风止痛,散寒除湿之要方。
    方中羌活、独活、桂心、秦艽、海风藤、桑枝祛风胜湿,散寒止痛。当归、川芎、乳香、木香活血养血,理气止痛;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羌活10克  独活10克  桂枝10克  秦艽10克  海风藤15克  桑枝10克  当归10克  川芎10克  乳香6克  虎杖10克  制川乌10克(先煎)炙甘草6克
    3.心脉痹阻(心痹)治则:活血化瘀,疏通心脉。
    主方:桃红四物汤加减。
    加减:热重,加山桅10克、黄芩10克、柴胡6克;胸中疼痛,加乳香6克、没药6克、全瓜萎10克;
    气急咳嗽,加桑白皮10克、苏子10克(包煎)、葶苈子10克;尿少浮肿,加泽泻10克、木通10克;心阳虚衰,加红花10克(另煎)、熟附子10克(先煎)、龙骨30克(先煎)、牡蛎30克(先煎)。
    主方分析:本方为四物汤加桃仁、红花组成,有补血调血,活血化瘀功效。方中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熟地滋阴养血,当归补血和血,白芍和营养血,川芎行气活血。
    处方举例:
    桃仁10克  红花6克  川芎10克  当归10克  赤芍10克  丹参10克  桂枝10克  熟地10克  益母草10克  郁金10克  太子参15克  甘草6克

    【中成药】
    1.安络解痛片  每日3次,每次1~3片口服。
    适用于外邪入络。
    2.冂桐丸  每日3次,每次3克口服。适用于外邪人络。
    3.复方丹参片  每日3次,每次2~3片口服。
    适用于心脉痹阻。

    【简便方】
    l.冂莶草、白毛藤、虎杖根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外邪人络。

    2.西河柳、筋骨草各15~30克,水煎服。适用于邪郁化热。

    3.黄芪15克,白术10克,茯苓15克,玉竹10克,防己10克,水煎内服。适用于心脉痹阻,进入慢性期。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加强体格锻炼,增强抗病能力。避免长期坐卧寒湿之地。
    2.积极治疗链球菌感染,如扁桃体炎、咽峡炎、龋齿、中耳炎等。
    3.已累及心脏,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量。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