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儿科
 小儿常见病症
 小儿传染病
 寄生虫病
 皮肤疾病
 新生儿疾病
 其它疾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其它疾病

睾丸鞘膜积液

收藏

    【概述】
    睾丸鞘膜内积聚的液体超过正常量而形成囊肿者,称为鞘膜积液。鞘膜积液可分为睾丸鞘膜积液、先天性鞘膜积液、婴儿型鞘膜积液、精索鞘膜积液,积液的部位和形状均有所不同。而睾丸鞘膜积液发生在睾丸部正常鞘膜囊中,临床最为多见,儿童时期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多见于婴幼儿期,常是单侧性的,但也可呈双侧性。本病属中医“水疝”范畴。

    【病因病理】
    前阴属肾,如先天不足,肾之气化不利,水液下注前阴而发病。而肝脉循少腹,络阴器,若肝气失疏,复受湿邪,郁而化热,以致气滞于下,湿热内结,从而导致本病发生。
    此外,或因外伤,丝虫感染等血瘀络阻,水湿不行,也可壅滞而成本病。

    【诊断要点】
    1.初期很小,不易发现,积液增多后,阴囊有胀感及下坠感,无疼痛感。
    2.肿块质软,表面光滑,有波动,而无压痛,包在睾丸周围。鞘膜内积液不因体位不同而有所改变。
    3.阴囊透光试验阳性。

    【辩证分型】
    1.肝经湿热症状:起病较急,有睾丸或附睾肿痛,肿块坠胀不适,阴囊肿胀柔软,阴囊外皮肤潮湿,常伴口苦胸闷,小便色黄,舌苔黄或黄腻,脉弦滑。
    证候分析用干经循少腹络阴器,肝气滞于下,湿邪结于睾内,则阴囊肿胀,坠胀不适。湿热壅滞,则阴囊皮肤潮湿,伴小便色黄。苔黄或黄腻,脉弦滑,均为肝经湿热之象。
    2.肾阳虚亏症状:起病较慢,阴囊肿胀柔软,皮肤不红不热,无疼痛感,阴囊发冷,舌质淡,苔薄白,脉细软。
    证候分析:先天禀赋不足,肾阳虚亏,气化不利,水湿下注,内结于睾内,故阴囊肿胀。证属阳虚,故阴囊皮肤不红不热,阴囊发冷。舌淡苔白,脉细软,均为肾阳虚亏之象。

    【分型治疗】
    1.肝经湿热治则:化湿清热。
    主方:龙胆泻肝汤加减。
    加减:发热烦躁,加知母10克、黄柏10克;睾丸胀痛,加小茴香10克、橘核6克;小便短黄,加竹叶6克、六一散10克(包煎)。因外伤引起,可加桃仁10克、参三七  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清泻肝经湿热的常用方。方中龙胆草清泻肝胆之火,黄芩、山栀清热泻火,柴胡、当归、生地疏肝清热、养血活血,木通、车前子、泽泻清化湿热,甘草调和诸药。
    处方举例:
    龙胆草6克  柴胡6克  泽泻6克  木通6克茯苓10克  车前子10克(包煎)黄芩10克山栀10克  甘草6克
    2.肾阳虚亏治则:温阳利水。
    主方:金匮肾气丸加减。
    加减:腰酸耳鸣,加杜仲10克、磁石30克(先煎);阴囊发冷,加巴戟天10克、葫芦巴10克;精神萎软,加黄芪10克、党参10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温补肾阳的要方。方中桂枝、附子温肾助阳,熟地、山茱萸、淮山药滋补肝脾肾之阴,而泽泻、茯苓、丹皮又可化湿泻虚火。其温阳化气利水的功效,则能消除阴囊内之水肿。
    处方举例:
    附子10克(先煎)桂枝10克  熟地黄10克。山药10克  山萸肉IO克  泽泻10克  茯苓10克  巴戟天10克
    本病属继发于其他疾病引起,只要积极治愈原发病,即可消退。婴儿期患本病后,积液量少,经中药治疗,一般在2岁以内即可消退。本病以肾阳虚亏为多,在处方用药时,应注意温阳需与利水并举,桂枝具有化气温阳的功效,对治疗十分重要,为加强温阳的功效,除附子外,还可加用巴戟天、菟丝子、仙茅、葫芦巴等,利水药还可选用五苓散、五皮饮中的药物。

    【中成药】
    1.济生肾气九  每日2次,每次3克吞服。适用于肾阳虚亏。
    2.龙胆草片  每日2次,每次3片吞服。适用于肝经湿热。

    【简便方】
    1.泽泻15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荔枝核10克,橘核10克,水煎服,早晚分两次服。

    2.肉桂6克,煅龙骨、五倍子、枯矾各15克,捣碎加水约700毫升,煎煮30分钟,取过滤液,待冷却到与肤温相近时,将阴囊浸泡于药液内约30分钟。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丝虫病流行区,注意灭蚊,防止丝虫病引起鞘膜积液。
    2.注意托高患川阴囊,减少胀痛,有利积液吸收。
    3.内服药物应与外治法(如简便方中外治方)同用,可加速本病痊愈。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