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难病诊治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外阴、阴道疾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杂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产后病

产后汗出异常

收藏

    【概述】
    产妇于产褥期出现汗出过多,或日久不止者,称“产后褥汗不止”。如产后出现涔涔汗出,持续不止者,称“产后自汗”;若睡后汗出湿衣,醒来即止者,称“产后盗汗”。相当于西医的褥汗。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机制,乃产后气虚,卫阳不固或阴虚内热,浮阳不敛,迫汗外溢所致。
    1.气虚  产后失血耗气,气营两伤,营血不足,卫阳不固,而致自汗不止。
    2.阴虚  若素体阴虚者,分娩出血而阴衰于内,阳气独盛于外,则盗汗不止。

    【诊断要点】
    1.根据产后出汗一周以上不止,伴汗多伤正,出现气虚及阴虚证候者,可诊断产后褥汗不止。
    2.白昼汗多,动辄汗出者为自汗,属气虚;睡中汗出,醒来汗止者为盗汗,属阴虚。

    【辩证分型】
    1.气虚自汗  产后自汗如淋,面色?s白,气短少语,乳汁清稀,恶露色淡量多。苔薄舌淡胖,脉细弱。
    2.阴虚盗汗  产后盗汗不止,潮热面赤,口干少津,心烦手足心热,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舌面开裂,脉细数无力。

    【分型治疗】
    1.  气虚自汗治法:补气固表,和营止汗。
    方药:黄芪玉屏风散(验方)。
    黄芪20克  炒白术15克  防风9克  牡蛎30克(先煎)大枣10枚  煅龙骨18克  熟地12克  当归12克  升麻6克  六曲12克加减:恶露多者,加炮姜6克、生蒲黄12克(包);乳汁稀少者,加山海螺30克、鹿角片9克(先煎);腰酸者,加巴戟天10克、怀牛膝10克。
    2.  阴虚盗汗治法:滋阴生津,益气敛汗。
    方药:生脉散加味。
    太子参  20克  麦冬  15克  五味子  9克  生牡蛎30克(先煎)当归9克  炒白芍15克  黄芩9克  知母10克  瘪桃干10克  浮小麦30克加减:汗出形寒者,加桂枝3克;神疲乏力者,加黄芪12克、当归10克。

    【中成药】
    1.玉屏风冲剂  每日2~3次,每次1包,冲服。
    2.生脉饮  每日3次,每次1支,吞服。
    3.人参养营丸  每日2~3次,每次6克,吞服  。
    4.清身饮  每日3次,每次1包。

    【简便方】
    1.糯稻根30克、瘪桃干10克、浮小麦30克,煎服。

    2.外治法(1)牡蛎粉,适量扑身。

    (2)五倍子粉1.5克,研粉,用温开水调湿,敷脐孔。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本病以产后出汗量过多和持续时间长为特点。但应分清自汗还是盗汗,白昼汗多,动则益甚者为自汗,属气虚;睡中汗出,醒来即止者为盗汗,属阴虚。
    2.汗出多者,应勤换内衣,用干毛巾擦身,不可冒汗吹风,须防感冒。
    3.避免辛辣致热的食品。多食富于营养之食物。
    4.孕期注意锻炼,增强体质。
    5.提高接产技术,缩短产程,以免产程过长,耗气伤血。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