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外阴、阴道疾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杂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妊娠病

习惯性流产

收藏

    【概述】
    连续自然流产三次以上(包括三次)者称为习惯性流产。本病发生于育龄期妇女,病因复杂,治疗难度高。习惯性流产相当于中医的“滑胎”。是近年来研究热点。

    【病因病理】
    西医认为本病的病因有以下几方面:
    1.染色体异常  最常见的是三体、多倍体及X单体。有文章报道早期妊娠自然流产中核型异常的发生率高达50%~60%。
    2.子宫病变①先天性子宫发育异常,如双子宫、马鞍形子宫、子宫纵隔、子宫颈异常等;②宫颈或宫腔黏连,因多次人流手术或刮宫手术等都可导致宫颈、宫腔黏连而致反复流产;③子宫颈内口松弛导致反复流产;④子宫肿瘤等。
    3.黄体功能不全  如黄体不健、黄体期短,是卵巢黄体分泌孕酮不足,在复发性流产妇女中,黄体功能不全达23%~67%。
    4.免疫因素  目前研究较多的是组织相容性抗原及抗磷脂抗体:①组织相容性抗原,资料表明HLA抗原位点相似性频率越高,流产率亦越高;②抗磷脂抗体,是一组自身免疫抗体,这些抗体可引起反复流产。
    5.感染性疾病  有些病原体与习惯性流产有关,如巨细胞病毒、弓形虫病、沙眼衣原体等。
    中医认为习惯性流产相当于“滑胎”,主要病因病理是肾气亏虚和气血虚弱。
    1.肾气亏虚  素体肾气亏虚或禀赋先天不足,男精不壮,或女精虚弱,以致胎元发育不健,胎不成实而致滑胎。
    2.气血虚弱  平素气血不足或体弱多病,气血受损,不能养胎而致滑胎。

    【诊断要点】
    1.根据自然流产三次或三次以上即可诊断为习惯性流产(滑胎)。
    2.病因诊断①核染色体检查;②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是一种较好的诊断方法,可诊断出子宫畸形的类型、宫颈畸形和宫腔、宫颈黏连情况;③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实验方法,如测BBT、诊断性刮宫、在月经周期的黄体期测定血孕酮水平;④免疫因素诊断方法,如在作染色体检查时在第六对染色体短臂的一段狭窄区域内存在HLA复合体,血找抗磷脂抗体;⑤感染性疾病诊断方法,如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可检测血清中的巨细胞病毒抗体。用非间接荧光兔疫抗体法(IFAT)检测有流产或习惯性流产史患者血清抗体阳性者27.8%,滴定度在1/64,而正常产科史者的阳性率11.8%,滴定度为1/16。
    3.中医证型诊断:根据肾气亏虚和气血虚弱的症、脉特点进行诊断。

    【辩证分型】
    1.肾气亏虚  反复流产、腰酸膝软,精神萎靡,小便频数,头晕乏力,常伴月经失调。苔薄,质淡,脉细沉。
    2.气血虚弱  反复流产,神疲乏力,心悸气短。
    面色眈白或萎黄,头晕目眩,或伴月经失调。苔薄、舌淡、脉细弱。

    【分型治疗】
    1.肾气亏虚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方药:寿胎丸加味。
    菟丝子12克  川断12克  桑寄生9克  狗脊12克  黄芪15克  党参12克  阿胶9克(烊冲)巴戟天9克  杜仲12克  仙鹤草15克
    2.气血虚弱治法:补气养血安胎。
    方药:胎元饮加减。
    黄芪15克  党参12克  白术12克  白芍9克  熟地12克  杜仲10克  陈皮6克  阿胶9克(烊冲)当归9克  菟丝子12克  炙甘草3克加减:气虚重者,加吉林人参6克(另煎),分2次服;下腹下坠感者,加升麻9克;腰酸者,加杜仲12克,狗脊10克;出血者加仙鹤草30克。

    【中成药】
    1.体质虚弱者出超提示胎儿活动及胎心微弱,可服野山人参粉,每日2次,每次1克。因该药价格较贵,症状改善后可用吉林参粉,每日2次,每次1克。
    2.可参考先兆流产的中成药。

    【简便方】
    1.猪肾一对,洗净切碎,加佐料与糯米煮粥。适用于肾虚体弱,孕前调养。

    2.当归  9克、党参10克、红枣  10枚、鸡蛋  10枚,先煮当归、党参及红枣。药汁滤出弃药渣,鸡蛋放入药汁内煮熟,吃鸡蛋。用于气血虚弱者孕前调养。

    3.参考先兆流产的简便方。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1.对反复流产者应查明流产原因,对因治疗。
    2.有反复流产史者,中医认为以肾虚和气虚为主,关键在于孕前调治,预防孕后流产。
    3.参考先兆流产的注意事项。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