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外阴、阴道疾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杂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月经病

经行精神异常

收藏

    【概述】
    每逢月经前或经行即出现神志异常,或语无伦次,滔滔不绝或抑郁不语,经后恢复正常。本病可见于育龄期妇女,中医治疗有一定难度,有时需配合西药同时治疗。本病属中医的经行前后诸证范畴。

    【病因病理】
    多因思虑过度,或情志不送或外受七情刺激而月经前或后期,精血下达冲任,导致心脑失养,情志失控,经净后脏腑气血逐渐恢复,心脑得养,情志渐复正常。常见证型有肝气郁结,痰蒙心窍和心阴不足。

    【诊断要点】
    1.根据情志异常发病与月经周期有关。常有外界情志刺激病史。
    2.需作有关精神科检查。
    3.与癫痛、脏躁作鉴别。

    【辩证分型】
    1.肝气郁结  曾有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每逢经期或经前多疑猜测,抑郁不欢,意志消沉或情绪激动,语无伦次,胸闷胁胀,月经紊乱,下行不畅。苔薄,脉弦。
    2.痰蒙心窍  经前或经行情志异常,头晕如裹,有时惊恐,语无伦次,亲疏不识,善猜疑,时昏睡,月经量少色暗,质黏腻,形体肥胖,喉间黏痰。苔薄腻,舌胖,脉滑。
    3.心阴不足  经行悲伤欲哭,精神恍惚,喃喃自语。有时沉默少语,夜寐不安,或恶梦惊醒,心悸任仲。苔薄,舌红,脉细弱。

    【分型治疗】
    1.肝气郁结治法:疏肝解郁,清心安神。
    方药:逍遥散合越鞠丸加减。
    柴胡10克  当归9克  炒白芍15克  炒白术10克  茯神12克  菖蒲9克  郁金10克  合欢皮9克  远志9克  香附9克加减:抑郁寡言者,加夜交藤10克、佛手片9克、藿香9克;肝郁化火,急躁易怒或狂躁不安者,加丹皮9克、生山栀9克、仇灯心3札、煅龙齿15克(先煎)、活磁石30克(先煎)、细木通9克,去白术;
    经行不畅者,加牛膝10克、益母草12克。
    2.痰蒙心窍治法:燥湿豁痰,醒脑开窍。
    方药:苍附导痰汤。
    苍术10克  香附10克  陈皮6克  茯苓15克  制半夏12克  制南星10克  菖蒲9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紫丹参12克  仇灯心3札生龙齿20克(先煎)夜交藤15克  灵磁石30克(先煎)加减:痰多色黄,苔黄腻者,加天竺黄10克、黄芩10克(或猴枣散1克吞服)、川连1.5克;痰多色白,苔白腻者,加白芥子9克、制半夏12克、桔梗9克;大便秘结者,加生大黄5克(后下)、青礞石12克。
    3.  心阴不足治法:滋阴养心,安神醒脑。
    方药:甘麦大枣汤加味。
    炙甘草10克  淮小麦30克  大枣15枚  紫丹参12克  远志9克  仇茯苓9克  柏子仁9克熟地12克  石菖蒲9克加减:神志恍惚者,加莲心12克、琥珀末3克(吞服),或用交泰丸3克(吞服);气短少津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10克、五味子6克。

    【中成药】
    1.猴枣散  每日2~3次,每次0.2克,吞服。用于痰蒙心窍发病期。
    2.礞石滚疾儿  每日2~3次,每次5克,吞服。用于痰蒙心窍发病期或经后继续服。
    3.生脉饮  每日2次,每次20毫升。用于心阴不足或气阴两虚者。
    4.逍遥丸(或越鞠丸)每日3次,每次4.5克,吞服。用于肝气郁结者。

    【简便方】
    1.磁石30克(先煎)、莲子芯3克、竹沥10克,水煎服。用于精神恍惚,彻夜不眠者。

    2.莲子芯工.5克、枸杞子5克、甘草2克,水煎代茶。用于心悸不眠,日间精神恍惚者。

    3.炙龟版12克(先煎)、煅龙齿20克、夜交藤30克、玳瑁3克、琥珀末3克(吞),水煎服。用于精神异常较严重者,烦躁不宁,或神志恍惚,喜怒无常者。

    【其它疗法】
    体针  取①心俞、三焦俞、神门(泻法);大钟(补法);②少商、神门、劳宫、风府(泻法),肝俞、心俞(补法)、丰隆(泻法)。

    【注意事项】
    1.失眠时易多思多想,甚至想入非非,一旦情志不遂或受七情刺激,可诱发本病,故应重视失眠证的治疗。
    2.平素多善猜疑,或个性内向,不愿合群,一旦遇事不顺,抑郁不解,百般猜疑,郁久情志失控而致经期脏腑失养,心脑功能失调而致病。故应多参加集体活动和户外活动、旅游等,以开阔胸怀,舒展心情,对本病有较好的辅助治疗作用。
    3.本病虽然发生于经行前后或经期,与月经有关,但病之本在脏腑、气血功能不足或失调,当月经期时脏腑气血下注冲任,促使脏腑功能更加不足,气血失调更为明显,而诱发本病。经期治疗仅是治标,经后治疗才是治本,因此指导病员经后持续治疗才可治愈。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