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难病诊治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外阴、阴道疾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杂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妇科杂病

子宫脱垂

收藏

    【概述】
    女子子宫下脱,甚则挺出阴户之外,或阴道壁膨出,前者为子宫脱垂,统称阴挺,又称“阴菌”、“阴脱”。因多发生于产后,故又称“产肠不收”或“子肠不收”。本病多见于经产妇、多产妇,或有便秘、慢性咳嗽史、长期站立工作、重体力劳动、产后过早使用腹压增高的动作(如久蹲、搬运等),致使子宫逐渐下垂。一般Ⅰ期和Ⅱa期可以保守治疗,Ⅱb及Ⅲ期脱垂需手术治疗。

    【病因病理】
    本病的主要病理因气虚下陷,肾虚不固及湿热下注致胞络受损,不能提摄子宫。
    1.气虚  素体气虚,产时过早迸气;或难产、产程过长,分娩时用力太过,阴道、会阴损伤;或久咳便秘,导致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故子宫下脱。
    2.肾虚  早婚多产,房事过频或素体肾虚,年老肾衰,子宫虚冷,胞络虚弱,无力提摄子宫所致。
    3.湿热  子宫脱出于阴户之外,久而磨擦损伤,感染湿热外邪,湿热下注而致溃烂。

    【诊断要点】
    1.本病以妇女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子宫颈外口达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于阴道口外作为诊断标准。
    2.根据子宫脱垂程度可分为三度(见图16、17):
    I度  子宫体下降,子宫颈外口位于坐骨棘水平以下但仍在阴道内(宫颈外口距阴道口少于4厘米)。
    Ⅱ度轻(Ⅱa)子宫颈已暴露于阴道口或脱出于阴道口外,但子宫体仍在阴道口之内。
    Ⅱ度重(Ⅱb)子宫颈与部分子宫体均脱出于阴道口之外。
    Ⅲ度  整个子宫已脱出于阴道口外。
    3.阴挺如为阴道壁膨出所致,同时还应检查膀胱和直肠膨出情况。
    4.子宫脱垂还须通过妇科检查与子宫黏膜下肌瘤、阴道壁囊肿、宫颈过长及慢性子宫内翻进行鉴别。

    【辩证分型】
    1.气虚  子宫下脱,劳累加剧,下腹坠胀,肢软乏力,懒言少气,小溲频数。苔薄舌淡,脉虚细。
    2.肾虚  生育过多,子宫下脱,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小腹坠胀,小便频数,色清,夜间尤甚。苔薄舌淡,脉沉细无力。
    3.湿热  子宫下脱Ⅱ~Ⅲ度,脱出阴道口外伴红肿糜烂,黄水淋漓,带多色黄或伴秽臭,下腹坠痛,小便黄赤,或灼痛。苔黄腻舌质红,脉滑数。

    【分型治疗】
    1.气虚治法:补中益气,升提胞宫。
    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党参12克  黄芪15克  白术芍(各)10  克升麻15克  柴胡6克  炙甘草5克  陈皮6克当归身12克  枳壳10克  桑寄生12克加减:尿频者,加金樱子10克、桑嫖蛸10克、菟丝子10克;便溏者,加炮姜6克、淮山药12克;便秘者,加火麻仁10克、瓜萎仁10克(打)。
    2.肾虚治法:补肾培元,固脱提胞。
    方药:验方。
    菟丝子  15克  淮山药  10克  熟地  10克  杜仲12克  金樱子12克  山茱萸9克  党参12克升麻6克  枳壳9克  巴戟天10克加减:便秘者,去巴戟天加肉苁蓉10克、制首乌10克;带多色清者,加海嫖蛸15克、菟丝子10克、煅牡蛎30克;带多色黄者,加黄柏10克、椿根皮12克。
    3.  湿热治法:健脾利湿,清热止带。
    方药:参苍白术散合四妙九加减。
    党参10克  升麻15克  苍白术(各)10  克茯苓15克  薏苡仁15克  黄柏10克  川牛膝10克  知母10克  椿根皮12克  败酱草15克  生甘草5克。

    【中成药】
    1.补中益气丸  每日2次,每次6~9克,吞服。适用于气虚者。
    2.金匮肾气丸  每日2次,每次6~9克,吞服。适用于肾气虚弱者。
    3.龙胆泻肝丸  每日2次,每次6~9克,吞服。适用于湿热下注者。
    4.知柏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6~9克,吞服。适用于肾虚兼有湿热者。

    【简便方】
    1.棉花根60克,水煎服。

    2.金樱子根60克,水煎服,连服3~4日。

    3.枳壳15克、升麻30克,水煎服。

    4.外治(1)蒲公英30克、蛇床子30克、枯矾10克,煎水熏洗(用于湿热、有滋水者)。

    (2)生枳壳30克、莲蓬壳20克、升麻15克,煎

    【其它疗法】
    主穴:维胞、子宫、三阴交(维胞、子宫穴强刺激,三阴交中度刺激)。配穴:肾虚取长强穴(补法);气虚取百会、阴陵泉(补法),也可灸百会穴。
    隔日针1次,10  次为1个疗程。有膀胱膨出者,可针关元透曲骨,或斜刺横骨(双);有直肠膨出者,可针提肛肌,有往上抽动感为度。

    【注意事项】
    1.本病之发生主要在于房劳多产或产程过长,临产用力过猛,阴道、会阴撕裂,及产后过早劳动,或久咳、便秘等慢性疾病,以致中气下陷,肾气失固,胞络受损,不能提摄子宫。为了防止本病的发生须加强下列预防措施。
    (1)大力宣传提倡晚婚和计划生育及妇女五期卫生。
    (2)推广新法接生,提高接产技术,正确处理好各个产程,注意保护会阴,及时缝合会阴及修补阴道裂伤。
    (3)注意产后保健。产褥期及流产后,应适当休息,不宜过早参加体力劳动,避免长期蹲和站位劳动。
    (4)提倡产后早期离床活动及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恢复子宫的生理功能,增强盆底肌肉的功能。
    (5)积极治疗咳嗽、便秘等慢性疾病。
    2.对子宫脱垂应注意临床分度。对于Ⅰ度和Ⅱ度轻的患者一般采用非手术疗法,辨证选用益气补肾之中药制剂和中成药,或取针灸治疗和使用子宫托,一般收缩良好。对于保守治疗无效者,或巨度重、见度子宫脱垂,应根据患者年龄,生育要求及全身健康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式进行手术治疗。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