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难病诊治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妇科
 月经病
 带下病
 妊娠病
 产后病
 外阴、阴道疾病
 子宫及盆腔疾病
 女性生殖器肿瘤
 妇科杂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妇科杂病

面部色素沉着

收藏

    【概述】
    妇女面部色素沉着可见于妊娠期、产后、月经前后或肝炎等之后,还可见于部分更年期妇女;少数妇女对阳光(紫外线)过敏也可出现,表现为面部散在、大小形状不一的深褐色的色素,俗称“雀斑”,有时伴月经失调。

    【病因病理】
    1.阴虚火旺  肺主皮毛,素体肺阴不足,于经期后阴血更虚,久而肺肾两虚,虚火上熏于面部,致使面部色素沉着。
    2.湿热上熏  素体阳盛或过食膏粱辛辣味厚之品,导致湿热蕴盛,上熏面部引起本病。
    3.血瘀阻络  经行或产后,经血下行不畅,离经之血妄行逆上而致。

    【诊断要点】
    1.根据面部色素沉着即可诊断,但需根据发病情况,仔细询问病史和检查,明确面部色素沉着的原因。
    2.与药疹、皮肤过敏等鉴别。

    【辩证分型】
    I.阴虚火旺  面颊部散在暗红色色素沉着,午后升火,口干咽燥,尿赤便干。月经先期,色红,量多。
    舌红少津,脉细弱或带数。
    2.湿热上熏  面额部色素沉着,颜面油垢,院门纳少,或伴带多、阴痒。苔黄腻,舌尖红,脉滑而数。
    3.瘀血阻络  面部色素沉着,色呈深褐色,伴经行头痛或经血下行不畅,或有痛经,或闭经等症。
    苔薄,舌质黯紫,脉弦。

    【分型治疗】
    1.阴虚火旺治法:滋阴清热祛斑。
    方药:清燥救肺汤加减。
    天麦冬(各)12克  北沙参15克  石斛12克光杏仁9克  白薇10克  阿胶6克(烊冲)金银花9克  黄芩9克加减:咽痛甚者,加玄参12克、桔梗9克;腰酸耳鸣者,加知柏地黄丸9克(分吞),或包煎;月经量多者,加旱莲草30克、生地15克、丹皮9克;大使干结者,加花粉12克、柏子仁10克。
    2.湿热上熏治法:清热利湿除斑。
    方药:萆粟渗湿汤加减。
    粉萆粟10克  薏苡仁10克  黄柏9克  赤茯苓10克  丹皮9克  泽泻10克  白薇12克  茵陈9克  赤芍10克  六一散9克(包煎)加减:带多色黄者,加愈带丸6克(包煎);便秘目赤者,加龙胆草9克、川连1.5克;阴痒者,加蛇床子9克、地肤子9克。
    3.瘀血阻络治法:活血化瘀祛斑。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
    当归9克  生地15克  桃仁9克  红花6克枳壳9克  赤芍9克  补骨脂12克  地骨皮12克  柴胡9克  黄芩9克  川芎6克加减:经血下行不畅者,加莪术15克;痛经者,加失笑散12克(包煎)、延胡索15克;瘀甚伴肌肤甲错者,加大黄现虫丸9克(分吞)。

    【中成药】
    1.知柏地黄丸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阴虚火旺者。
    2.甘露消毒九  每日2次,每次4.5克,吞服。
    用于湿热者。
    3.血府逐瘀口服液  每日3次,每次二支,口服。用于血瘀者。

    【简便方】
    1.黑料豆30克、赤小豆30克、绿豆50克、金银花30克、生甘草5克,水煎服。有面部色素沉着者可服之。

    2.白木耳10克、绿豆30克,煮羹服。

    3.金银花10克、生甘草3克,煎水500毫升,代茶,一日服完。

    【其它疗法】


    【注意事项】
    l.积极治疗月经过多等妇科疾病、肝病等。
    2.服避孕药发现“雀斑”,应立即改用其他避孕措施。
    3.避免阳光曝晒和接触紫外线。饮食宜清淡,少食油煎、辛辣食品。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