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药网 医药招商 医药资讯 企业大全 医药站点 产品供求 医药搜索 医药研发 医药展会 医药人才 医药论坛
中医药-中国医药网
中医药首页 辨证论治  针灸推拿  药膳食疗  中药检索  名医风采  中医文献  中药图谱  治未病  中医药词典  中成药
中医内科
 呼吸系统
 常见症状
 心血管系统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内分泌系统
 神经及精神系统
 结缔组织疾病
 新陈代谢疾病

药材认识
拼音索引: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笔画索引: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以上

  泌尿系统

慢性肾小球肾炎

收藏

    【概述】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它是一种常见的泌尿系统免疫性疾病。慢性肾炎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不同病理类型的双侧肾小球弥漫性或局灶性炎症改变;是一组临床表现相似,而病理改变不一,预后不尽相同的原发于肾小球疾病的总称。主要症状特征有水肿、蛋白尿、血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等。
    多数病人起病缓慢,常呈慢性进行性过程,少数可由急性肾炎转变而来。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多于2~3年或  20~30年后出现肾功能衰竭。在引起终末期慢性肾衰的各种病因中,慢性肾炎占居首位。慢性肾炎属中医的“水肿”、“阴水”、“腰痛”、“虚劳”等范畴。

    【病因病理】
    本病主要与肺、脾、肝、肾等脏腑功能失常有关,肺虚则气不化精而化水,脾虚则土不制水而水泛,肾虚则水无所主而妄行,致使体内水精散布及气化功能障碍、水湿逗留或泛溢。病久阳损及阴,肾阴亦亏。
    肾阴久亏,水不涵木,出现肝肾阴虚,肝阳上亢的证候。气阴两亏,血脉为之受阻,可见瘀血之症。本病最终导致阴阳两虚,脾肾衰败,浊阴内盛的危重证候。

    【诊断要点】
    1.起病缓慢,病情迁延,临床表现有蛋白尿、血尿或显微镜检查尿中有红细胞、水肿、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病程在1年以上,排除继发性肾病、感染性肾病及其他慢性肾脏疾病,均可考虑本病。慢性肾炎因其病程长,有的甚至可达数十年。因为肾单位逐渐受破坏,所以晚期常出现肾脏萎缩、肾功能衰竭。
    2.根据临床表现可进一步分为以下五型普通型:轻度或中度水肿;可伴有中等程度的血压升高;尿检查可有中等程度的蛋白尿(+~++),尿沉渣检查红细胞常超过10个/高倍视野,并有不同程度的管型尿;肾功能常有一定程度的损害,内生肌酐清除率下降,夜尿增多,尿浓缩功能下降,尿渗透压下降,尿比重(相对密度)低于1.015,氮质血症;大部分患者有乏力,纳差,腰酸,贫血。
    高血压型:具有普通型的表现,但以血压持续性、中等程度以上升高(特别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
    水肿及尿检查改变较轻;肾功能多有中度甚至更重的损害;眼底检查,常见有视网膜动脉细窄、迂曲、反光增强及动静脉交叉压迹现象和絮状渗出物。
    肾病型:中度以上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可有高血脂症。可伴有不同程度高血压、血尿、贫血、肾功能不全表现。
    混合型:同时具备以上三型的临床表现特点。
    急性发作型:常因呼吸道感染等原因诱发,起病急;水肿、血压增高,可有肉眼血尿,尿蛋白(+~十十十)不等,可有管型;经休息及对症治疗后缓解,也可自行缓解,缓解后仍留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害及贫血表现。
    3.肾穿刺活组织病理检查有助于确诊。

    【辩证分型】
    1.肺肾气虚,水湿逗留症状:面色萎黄旦见浮肿,水肿较轻,但持久不退,少气无力,易感冒,腰脊酸痛。舌质淡,苔薄白润,有齿印,脉细弱。
    证候分析:肺主宣发以通调水道,肺失宣肃,水气阻滞而见面部浮肿;卫外之气不固则易感冒;肾主水液以化气行水,肾虚失养,精气不充而见面色萎黄、少气无力、腰脊酸痛;舌质淡、苔薄白润、有齿印、脉细弱为肺肾气虚,水湿内滞之象。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状:周身浮肿明显,可伴胸水、腹水,腹胀尿少,面色?s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纳呆或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腻,脉沉细或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人之水液输布有赖于脾气运化,肾阳蒸腾。脾肾阳虚则阳气失于布敷,水湿内停故周身浮肿明显,可伴胸水、腹水、腹胀、尿少;脾肾阳虚则肢体失于温煦,腰失所养,故面色眈白、畏寒肢冷、神疲倦怠、腰脊酸痛或胫酸腿软;阳气不足冰气不得温化,健运失常,湿浊不得外泄,故内聚则纳呆或便溏;肾虚则精关不固则见遗精阳痿或月经失调;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腻、脉沉细或沉迟无力均为脾肾阳虚、水湿泛滥之象。
    3.肝肾阴亏,虚阳上越症状:眩晕头痛,五心烦热,面热潮红,耳鸣,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口干咽燥,腰脊酸痛,梦遗,月经失调,小便短涩,或有轻微浮肿,大便不畅。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证候分析: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则眩晕头痛、耳鸣、目睛干涩或视物模糊;阴虚有热,故见五心烦热、面热潮红、口干咽燥;
    肾虚精亏,则腰脊酸痛、梦遗、月经失调;肝肾阴亏,则小便短涩、大便不畅;肾虚气化故有轻微浮肿;舌红少苦、脉弦细或细数为肝肾阴虚之象。
    4.气阴两虚,瘀血内阻症状:面色无华或面色晦黯,少气乏力或易感冒,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舌偏红,少苔,脉细或细数或细涩。
    证候分析:久病耗气,阴血亦亏,血脉为之阻滞,则见面色无华或面色晦黯;气虚则少气乏力或易感冒;阴虚则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口干咽燥或长期咽痛;气阴两亏,虚热内生则舌偏红少苦、脉细或细数;血脉不畅而脉细涩。
    5.脾肾衰败,湿浊蕴盛症状:面色晦滞而浮肿,精神萎顿,形体消瘦,胸闷腹胀,纳呆厌食,恶心呕吐,尿少或小便清长,腹泻或便秘,甚则躁扰不宁,昏迷抽搐。舌淡胖,苔薄白腻或灰黄腻,脉沉细或弦细。
    证候分析:元气极虚,脾肾衰败,湿浊内蕴,故面色晦滞而浮肿、精神萎顿、形体消瘦;浊阴不降则胸闷腹胀、纳呆厌食、恶心呕吐;肾关不利则尿少或小便清长;脾虚运化无权则腹泻或便秘;湿浊上扰清空则躁扰不宁、昏迷抽搐;舌淡胖、苔薄白腻或灰黄腻、脉沉细或弦细是脾肾衰败,湿浊内盛之象。

    【分型治疗】
    1.肺肾气虚,水湿逗留治则:肺肾双补,益气利水。
    方药:玉屏风散合防己黄芪汤加减。
    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9克猪苓12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陈葫芦12克益母草15克泽兰叶15克白僵蚕9克蝉蜕6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乏力甚者,加党参12克、黄精9克,以补气;腰酸甚者,加桑寄生12克、杜仲9克、狗脊9克,以补肾壮腰。
    2.脾肾阳虚,水湿泛滥治则:温肾暖脾,化气利水。
    方药:真武汤合实脾饮加减.干姜9克附子6克草果9克白术12克茯苓15克车前子30克(包煎)泽泻15克大腹皮12克木瓜9克木香6克厚朴9克甘草6克。
    随症加减:乏力便搪者,加黄芪15克、党参12克、山药15克、薏苡仁15克,以益气健脾;腹胀尿少者,加陈葫芦9克,以利尿消肿;有胸水、腹水者,加黑白丑各9克、椒目3克、葶苈子12克、桑白皮12克,以攻下逐水。
    3.肝肾阴亏,虚阳上越治则:补益肝肾,滋阴潜阳。
    方药:左归饮加减生地15克龟版9克枸杞子9克山药15克山茱萸9克,茯苓12克泽泻12克冬葵子9克珍珠母30克灵磁石30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小便涩痛不利者,加车前草、白茅根各30克、篇蓄9克、土茯苓15克,以清热利湿;若有腰酸梦遗者,加金樱子9克、荧实9克,以补肾固涩;
    耳鸣甚者,加石菖蒲12克,以利耳窍。
    4.气阴两虚,瘀血内阻治则:益气养阴,清热活血。
    方药:参芪地黄汤加减。
    生黄芪15克太于参15克生地9克山茱萸9克女贞子9克丹皮9克茯苓12克山药15克泽泻15克丹参15克益母草15克蝉蜕6克白僵蚕9克炙甘草6克随症加减:易感冒者,加白术12克、防风9克,以益气固表;午后低热或手足心热者,加龟版9克、地骨皮12克,以养阴清热;长期咽痛者,加射干9克、山豆根9克,以清热利咽;如瘀血内阻明显者,加莪术9克、水蛭9克,以活血逐瘀。
    5.脾肾衰败,湿浊蕴盛治则:补元扶正,解毒降浊。
    方药:真武汤合六君子汤加减。
    党参12克白术12克茯苓12克半夏9克生姜皮9克陈皮6克附子6克生大黄6~9克黄连6克车前子15克(包煎)泽泻15克甘草6克随症加减:恶心呕吐者,加竹茹9克,以降逆;
    昏迷者,加苏合香九,以芳香开窍;烦躁抽搐者,加全蝎6克、钩藤9克、石决明30克,以平肝熄风。

    【中成药】
    1.肾炎四味片  每次4片,每日3次。
    2.百令胶囊  每次4粒,每日3次。
    3.雷公藤多甙片  每千克体重每日用量1~1.5毫克,每日分3次服。
    4.昆明山海棠  每次2片,每日3次。

    【简便方】
    1.玉米须60克、海金沙30克、马鞭草60克,水煎服。

    2.莲子250克煮酥、红糖50克,与5克茶汁混合在一起饮用。

    3.绿豆30克、制附子30克,水煎煮熟后食豆。

    【其它疗法】
    针灸疗法:选穴肾俞、水分、气海、三焦俞、三阴交等,每日一次l  日为1个疗程。有健脾温肾、利水消肿之功。
    食疗:
    (1)每日早晨可食用牛奶或鲜山羊奶500克加鸡蛋1只。
    (2)山药30克、粳米适量,加水煮成粥,加适量白糖服之。
    (3)童子鸡1只、黄芪12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炖至酥烂后,吃鸡喝汤。
    (4)l条黑鱼、冬瓜500克(去皮),一起煮汤,不放盐。
    (5)甲鱼1只清炖(加少许冰糖)食用。

    【注意事项】
    1.及时积极防治急性肾炎,避免剧烈劳动、受凉受湿,防止感染,及避免应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对本病的预防有重要的意义。
    2.慢性肾炎病程缓慢,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经过一段时间的饮食治疗,进食滋补营养品,可使病情缓解,肾功能得以恢复。如有血中胆固醇升高者,则应控制脂肪摄入量。有水肿及高血压者,应采用低盐饮食。有贫血者,应多补充含铁、含维生素B、c多的食品。有高血压的病人,宜进食清淡食物,避免动风之品,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强的食品或海产品。
    血中尿素氮不高而有浮肿者,宜高蛋白饮食;血中尿素氮升高者,给低蛋白饮食。
    3.大部分病人在积极治疗后,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良好的肾功能。出现氮质血症要引起重视及时治疗,如不断加重,出现肾功能衰竭测预后不良。
[医药网整理,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关于公司 | 网站简介 | 服务项目 | 领导关怀 | 媒体报道 | 技术支持 | 意见反馈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兄弟站点:  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中国纺织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 糖酒招商网 - Toocle.com
© 医药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