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许多 老人愿意到户外进行身体锻炼。 运动医学专家提醒,秋冬季节, 老人锻炼身体应该特别注意,要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合理的 运动项目和方式, 运动量的大小一定要量力而行。
不同情况量力而行
本市资深健身教练马剑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 老人锻炼身体一定要量力而行。身体不舒服或天气不好时,应该停止锻炼。患有慢性 疾病的患者晨练更要小心,心律不齐、肾功能不好、贫血和肝脏有问题的老人,最好不要进行晨练,或者在运动医学专家的指导下进行一些小运动量的活动。有糖尿病的老人不适宜早晨锻炼。心血管有问题的老人,下午或黄昏适宜锻炼,因为上午人体血小板聚集率高,容易形成血栓。
起床后别马上出门
马剑介绍说,一些老人愿意去居住地附近的花园进行晨练,打太极拳、舞剑,做运动 保健操,这对上了年纪的老年人来说很有好处。但是,老人在早晨醒来后不要马上起床出门晨练,因为老人突然由平卧的姿势变为直立,可能会扭伤腰背部。
预防着凉和运动损伤
近一时期,本市昼夜温差在10℃左右,所以在晨练时老人要注意预防着凉和运动损伤,小心在冷空气中活动时发生意外。一般来说,人体肌肉在低温条件下伸展度会降低,容易在运动中造成损伤。同时,随着运动的持续,身体会出汗,在早晨的冷空气中很容易受凉感冒。所以,老人在开始锻炼前一定要先做好准备活动,将身体的重要关节部位都活动开了再进行下一步的运动。
锻炼之前适当进食
马剑教练介绍,老人在晨练之前应当先吃一些食物,但也不要吃得过饱,以免在运动中出现身体各部位供血不足。此外,在晨练后也不要马上进食。因为锻炼过程中,秋冬季节的冷空气会对鼻腔、气管、食道起到暂时的降温作用,使身体出现“冷适应”情况。锻炼结束后,若马上就吃稀饭、馄饨、豆浆等热乎乎的食物,会对消化系统造成一些不良的影响。所以晨练后应先喝几口温开水,让食道和胃有个从冷到热的适应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