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配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实施,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扩大国家免疫规划政策,进一步落实各项配套措施,卫生部决定自2008年4月21日起,开展为期一周的国家免疫规划宣传活动,并确定今年4月25日全国 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活动的主题是“预防接种—— 健康的保障”。 卫生部今日召开专题发布会介绍我国免疫规划工作开展情况。
据介绍,免疫规划工作是我国卫生事业成效最为显著、影响最为广泛的工作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通过接种牛痘疫苗消灭了天花。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至今已经历了三十多年,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发病已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各级政府领导下,经过广大卫生人员的努力,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逐年提高,并于1988、1990、1995年分别实现了以省、县、乡为单位 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四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和麻疹疫苗)接种率达到85%的普及 儿童免疫目标,2000年全国实现了无脊髓灰质炎目标。2002年国务院决定将乙型肝炎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通过实施接种,儿童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大幅度下降。
卫生部疾控局领导介绍了当前我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迫切性。经过多年努力,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但其他一些疫苗可预防的、危害较重的传染病,如甲型肝炎、流脑、乙脑、风疹、腮腺炎等,在2007年之前全国还没有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些 疾病对公众的 健康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为了进一步贯彻“预防为主”卫生工作方针、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促进社会和谐,温总理在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中央财政在2007年度增加支出27亿元,将甲肝、流脑等15种可以通过接种疫苗有效预防的传染病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这项举措对于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增强国民身体素质,具有重大意义。
卫生部疾控局领导介绍,为认真落实扩大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任务,卫生部、财政部组织专家对我国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同时结合我国疫苗生产供应等实际情况,提出此次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包括两部分:一是在现行的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基础上,将甲肝疫苗、流脑疫苗、乙脑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对儿童实行免费常规免疫,预防甲型肝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5种 疾病;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代替全细胞百白破疫苗。二是根据传染病流行趋势,在流行地区对特定人群进行流行性出血热疫苗、炭疽疫苗和钩端螺旋体疫苗免费接种。按此方案,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后,全国范围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种类由6种扩大到14种,预防的传染病由7种增至15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