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开学综合症”的应对措施
社会、教师和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开学综合症”存在的客观性及危害性,积极加以防治,以免影响孩子的正常学习和成长。
(一)呼唤教育体制的改革
“开学综合症”的出现。折射出我国教育现存在的问题,它是学生的“开学综合症”,也是我国的“教育综合症”,是学生无奈之下的一种无意识的“抗议”。凸显的是教育困境。因此,建议我国对学校现行的学期制度进行改革,改革中应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先进经验,以制定科学的制度。
(二)建立完善的学校心理学理论与服务体系
加强心理教育应用方面的研究,以提高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学科水平。加快培养学校心理教育 人才,大力推行学校心理教育,尽快创建完善的国家学校心理教育体系及心理教育教师资格认证制度。通过正确的学校心理 健康教育,使学生保持健康的 心理状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当前教育者的针对性措施
l.假期始学校的防御
“开学恐惧症”预防从放假时就要开始:学校和老师要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如假期作业的布置做到合理、适量和多样化,把书本作业、劳动技能作业及一些兴趣娱乐性作业结合起来,使学生在温习所学知识的前提下能达到提高动手能力、拓展视野的效果。另外,学习和娱乐结合,可以给学生更多的空间来享受假期带来的各种乐趣。
2.开学初学校的关注
预防“开学综合症”,首先。学校在开学之初的课时安排上要做到科学合理,两周之内不宜给学生安排过多的课业负担,适当放慢学习进度并降低学习的强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学习、娱乐相结合,以增加学生对学校的兴趣来逐步适应学校的生活节奏。第二。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增强课堂吸引力。根据学生开学伊始容易课上犯困等症状。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动画、声音、图像及文本并存的优势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第三,教师在开学初期要注意观察哪些学生不容易进入状态,调查具体原因,研究防治方法,来帮助学生改善不良状态。通过以上措施,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由入学时的松散状态很好地过渡到紧张活泼的学习生活中去,完成心态的转换。
(四)家长的对策
1.假期中家长的监护
家长要在假期之始就协助孩子制定合理的假期计划,使学习、培训、娱乐、旅游等有计划地进行。实施中家长还要注意加强引导和监督,使学生在假期中的学习玩乐有节有度,避免孩子一放假就“放鸽子”。学习和生活失去规律,避免孩子因生活巨大变动而产生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
2.开学初家长的调适
假期结束。开学之始,家长要提前做准备工作:逐渐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帮助其慢慢地调整心理状态,收回假期生活中过于放松的心。通过和孩子聊天,总结回忆假期生活,使孩子意识到开学在即,应该收心投入新一学期的学习,逐步进入学习的准备状态。这里要注意的是要给孩子一个缓冲的时间,最好提前一到两周逐渐地给孩子以提示。
(五)对于已经出现症状的孩子要做到:及时发现、正确面对、家校合作、及时治疗
开学时,家长要做到与老师密切联系,对于已经出现了不良症状的孩子,老师与家长首先要保持镇静,对症状认真分析原因,及时疏导;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对孩子所担心的问题说出你的看法和态度,通过与孩子交流,来减轻其内心的压力;家长切忌表现出紧张和过度担心,以免给孩子造成暗示强化的作用,加重孩子的症状。
治疗中家长还要注意纠正孩子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其安排合理的作息时间,来保证孩子上学期间有足够的精力投人学习。假如孩子一时无法适应,家长应予理解并给以适当的监督帮助,让孩子的心理逐步从“放假”中脱离出来。
家长与学校要加强联系。详细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以恰当的方式与老师配合,可通过适度减轻孩子的学习负担,创造轻松的生活、学习环境,使孩子较快地建立自信心。
对于“重症患者”,家长和老师在认真商讨后可带孩子去 医院就诊,适当配合心理咨询,减少孩子的恐惧感,必要时要考虑给孩子换班或转学。
面对“开学综合症”,最重要的是给孩子以积极的心理暗示。心理学家发现,“开学综合症”的出现,心理暗示起到关键的作用。学生如果意识到并接受假期已经结束的现实,又想到可以与同学一同分享假期中的有趣事情,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一些,又能学到更多更好的东西,认为自己将有更成功的一年等等,都有助于其树立信心,放松心情,以接受的心态去迎接新的学期。积极的心理暗示,会使不良症状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