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9月18日讯 奥运完美落幕,“无烟奥运”庄严承诺也已兑现,但国民的戒烟工作依旧艰巨。据世卫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约有3.5亿吸烟者。据了解,在错误理念的干扰下,多数人依然无法摆脱烟瘾,专家表示,戒烟需要因人而异,毅力法并非适合每个人。
周围的支持对戒烟者很重要
世界卫生组织中国烟草和 健康合作中心主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王辰教授指出,2002年全国第三次吸烟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戒烟率从1996年的9.42%上升到现在的11.5%,意味着戒烟者人数增加。然而,尝试戒烟的人尽管有强烈的戒烟愿望,但其中只有不到3%能够在戒烟之后坚持一年以上。“缺乏支持”正是他们最大的绊脚石。也就是说国内烟民缺乏一个良好的戒烟环境,例如缺乏正规专业的指导、缺乏周围人的鼓励等等,而这些都可有效帮助克服戒烟反复等戒烟常见问题。
“在西方国家,尼古丁依赖作为一种慢性 疾病早已被纳入疾病管理的范畴。戒烟者的第一反应是积极求医而非独自戒烟。反观我国,虽然一些烟民知道尼古丁依赖是一种慢性疾病,但就医意识依然淡薄。”王辰教授表示。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控烟力度,完善医疗制度,在广州等城市的公立 医院已有较完善正规的戒烟门诊。通过询问和调查,医生将收集分析戒烟者在戒烟时遇到的问题,并会针对每个人的状况提出包括戒烟手段、药物选择、注意事项在内的各项建议,制定出有针对性的戒烟方案。
“靠毅力”还是“靠管理”?
在戒烟门诊,与戒烟者接触会发现一个普遍的认识误区———“靠毅力戒烟”。王辰教授解释说,毅力并非不重要,但仅凭毅力对抗烟瘾实在不容易,还欠缺一个系统化的戒烟管理方案。“烟瘾的影响也是因人而异的,有人或许几个月不抽烟就戒掉了,有人则要坚持一年甚至更久。这就需要通过专家的诊断,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戒烟方式。也就是常说的‘对症下药’。在西方国家,戒烟者把这个麻烦事交给烟草依赖治疗专家(TobaccoTreatmentSpecialist,TTS)接管,在我国虽然缺乏这样的专家,但可以去戒烟门诊寻求专业帮助。”(记者李劼)
|